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课堂激励性评价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第7期   作者:刘敏
[导读] 激励性评价是增强学生自信、规范学生行为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刘敏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浙大小学
        [内容摘要]
        激励性评价是增强学生自信、规范学生行为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且评价应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多样性  针对性  过程评价

        激励性评价是增强学生自信、规范学生行为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却几乎没有评价,或评价的指向性不明确,比较笼统。如:在某届数学优质课的比赛活动中,很多老师一堂课下来,根本没有任何评价;有的老师课上就只有“好、鼓掌!你真棒!真聪明!”这样的评价,比较单一,指向性不明确,对学生的激励性作用不大,感觉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适时进行有效的评价呢?
        一、激励性评价应具有针对性。                            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学习品质在课堂的学习和练习中不断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利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不断的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训练便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但教师的激励性语言须具有针对性,不能笼统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怎样学习,时间长了慢慢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如:你的叙述真清楚!你的书写真规范!你的计算再细心一点就更优秀了!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你提出的问题很有探究价值!你的思维真活跃!你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小组的分工真明确!……
        二、激励性评价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把握好时机,恰当的表扬学生,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1)在学生勤于动脑时激励。


        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老师让学生根据课题并结合自己的预习思考:“你们想探究三角形分类的哪些知识?”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1.按什么标准给三角形分类?2.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3.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各有什么特点?这时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如:“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具有探究价值”。这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思维得到了肯定,体验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在学生质疑时激励。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一课中,学生在讨论得出平均每人花的钱大约是90元后提出质疑:“题目中小朋友的一家外出旅游时平均每人花的钱到底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呢?”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激励学生大胆思考,讨论交流。如:“你真是爱思考的孩子,谢谢你,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究。”让学生逐渐养成爱思考、爱提问题的学习习惯。
        (3)在学生合作时激励。
        在学生小组合作时激励学生分工协作,共同思考,相互交流,激起思维的碰撞,最终形成小组的统一意见。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一课中,学生小组合作,摆一摆,折一折,议一议时,教师可对表现较好的小组采用激励性评价:“你们小组分工很明确、你们小组讨论很激烈,说明大家都在积极思考,各抒己见等等。”
        (4)在学生交流想法时激励。
        很多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却不敢大胆的表述出来,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得当?又怕自己表述不清楚等等。这时老师要多多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述,对学生的交流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如:我班上有一个学生,以前遇到问题欲言又止,我问他为什么不大胆举手回答,他说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对不对,怕自己表述不清楚,被同学们嘲笑。后来我经常鼓励这个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先是让他回答简单一点的问题,并对他的回答给予肯定,逐渐加深难度,表扬他思路很清析,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表述也非常清楚。时间长了,他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洪亮,可以看出他比以前自信多了。
        三、评价形式多样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不同形式的评价。如:教师点评,生生互评,生生自评等。在不同的评价中体验不同的感悟,教师点评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生生互评让学生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观察别人的缺点,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能促进自己的成长;生生自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反思总结。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选择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切入点对学生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的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