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从细处着手,打造小学数学品质课堂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第7期   作者:姚金平
[导读] 在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品质课堂的建设,提升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知识内容的认知和学习,同时老师应当掌握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
        姚金平
        东莞市横沥东豪学校 广东省 东莞市 523460
        摘要:在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品质课堂的建设,提升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知识内容的认知和学习,同时老师应当掌握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堂数学教学的设计和规划,本文主要就小学教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进行问题的解决,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细心设计和创新。
        关键词:细处着手;小学数学;品质课堂
        引言:对于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建设中,要避免传统教学形式出现,对于课堂教学中应当进行细致的分析,提升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并且在对基础数学知识内容的进行设计中,老师要结合学习能力进行合理的挖掘,提升数学重点难点的讲解细致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同时对于品质课堂的开展,需要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地提升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效率。
1小学教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1教学方式过于的单一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式过于的单一,在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知识的记忆,无法形成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无法形成数学知识内容的深刻理解,导致学生学习心态的改变,失去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学习能力,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观点表达[1],导致学生无法形成数学的思维逻辑,在实际的调查中,学生对于老师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提升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存在简单的记忆,对于数学知识无法进行深入的认知理解。
1.2教学目标不明确
        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确立,大部分的老师无法形成清晰的认知,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学目标的确立,影响到老师对于数学知识的讲解,进而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内容过于片面,老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应当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设计,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的教学目标过于地笼统,对于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无法进行直观的教学,混淆了数学知识的定义概念[2],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降低。
1.3教学模式创新力度不足
        对于当今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背景下,老师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力度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整体学习需求,对于利用微课的模式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中,老师对于数学知识内容的呈现不够直观化,无法让学生对于重点难点的掌握,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集中,课堂的教学氛围也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有效地激发出来,对于微课的教学模式失去了重要意义,导致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不理想[3]。
2从细处着手,打造小学数学品质课堂的策略探究
2.1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老师要明确数学品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和影响[1],对于小数数学基础知识的有趣性设计,一定要吸引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形成积极主动性的理解能力,同时在老师形成正确的教学目标中,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渴望和积极态度,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有利发展,在老师实施信息化教学中,对于教学课件应当细致的设计,要抓住学生的学习需求,尽可能将所要讲解的数学知识内容呈现出来,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设备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中,老师就可以通过实际例题的方式进行对知识内容的引导性教学,让整体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的基本思维逻辑,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认真理解和掌握,并且通过有趣的动画等形式,提升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呈现,改变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进而实现数学知识的简单化,加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例如,老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时,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进行数学知识内容的设计,通过展示多样化图形的运动轨迹,进行数学知识重点的呈现,让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下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索学习,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感受图形变化的规律,其中老师可以就课件展示的具体物品进行讲解,比如,通过小汽车的运动轨迹呈现,让学生观察小汽车在不同位置的变化规律,并且进行不同位置的综合体现,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图形运动中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通过老师的直观讲解,学生会形成对于其他物品的观察,通过老师细心的举例演示,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刻地分析,促进学生对于老师讲解内容的理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2.2挖掘课本的知识内容,提升课堂知识细致的讲解
        对于数学知识内容的讲解,老师在课前进行教学内容的准备时,要注重课本中知识内容的复杂情况,通过将数学知识细致地研究[2],提升老师对于知识内容呈现与学生学习能力的融合,让学生能够依据老师的讲解程度,进行数学知识的实际认知和学习,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效率,在老师的挖掘课本中的内容时,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得轻松愉快,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满足感,实现老师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
        例如,老师在教学《位置》时,对于数学知识内容的讲解,老师要积极的表现位置知识的重要体现,其中老师可以通过课堂中学生的位置进行数学知识内容的讲解,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座位情况进行位置的确定,如将课堂中学生的座位进行行与列的划分,并且确定某一位同学的位置进行举例说明,如小花同学在第五行,第四列。通过老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会产生疑问:老师是怎样确定位置的?通过学生学习渴望的形成,老师就可以提出数学知识内容的概念,让学生依据数学知识进行自己位置的确定,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同时通过学生实际的体验,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内容的实用性,学生的专注力力和分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3]。
2.3精确划分合作学习活动
        对于数学知识的教学,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方式下,形成对于知识探究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中完成的知识内容搜集的不同之处,并且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整合,进而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中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研究,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并在合作学习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合作学习的学习效果,对于老师的小组划分应当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让学生能够形成取长补短[2],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并且在学习共同努力完成下,让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勇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并清晰地认知自身的不足,进而改正自己的学习观念,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渴望。
        例如,老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的形式,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教师面积和课桌面积的测量及计算,锻炼学生的实践探究思维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让学生合理地掌握和学习数学知识[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数数学品质课堂的打造,老师一定要保证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小数数学品质课堂的教学中,要将小学数学知识的内容深度地进行挖掘和研究,提升小学生对于所学习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并且将数学知识的难点和重点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和设计,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探究性,通过老师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上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以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姜腊梅. 谈如何从细处着手,打造小学数学品质课堂[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2).
        [2]王鹏程. 谈如何从细处着手,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才智, 2018(33):176-176.
        [3]战艳. 谈如何从细节着手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