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第7期   作者:余凤兰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阶段的班主任教育对学生们的影响越来越大
        余凤兰
        广东省 陆河县水唇镇护硁小学   51672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阶段的班主任教育对学生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当前教育中,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中的核心人物,不仅需要对学生们的日常学习有所督促,还要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的关怀和帮助,不断的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问题和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和观念,极有可能对学生之后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增长自身的多项技能。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班主任应当更多地以学生为主体,以身作则,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影响,让学生在榜样的力量下不断提升自身。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分为几类:师生关系不融洽,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遇阻,班主任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综合水平有待提升。关于师生关系不融洽,更多表现于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和学生们之间的沟通,以及学生对待班主任的态度都未能达到预期。学生常常会因为班主任或是过于严厉,或是过于温和而产生一些消极想法。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态度过于严苛,学生就会会产生厌恶、惧怕、生气等消极心理,那么在之后的班级活动以及班主任所下达的指示中,这些学生很有可能并不想配合,甚至会跟自己的班主任唱反调,对着干。这样的学生也往往让班主任感到非常的头疼。反之如果班主任过于温柔,在于学生交流和管理班级的时候过于放纵学生,学生则也会产生轻视、怠慢的心理,这些情绪同样不利于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直接影响到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进度。其次,在班主任和家长沟通方面,也会常常遇到不同的阻碍。有些家长迫于客观因素和条件,对于自家的孩子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教育和引导,那么在和班主任交流和探讨的时候,则会出现对学生教育认知的不同步,以及家长对班级活动的不配合。有些家长则因为在于班主任交流的时候,感到吃力或是双方沟通的内容和情况不一致,从而出现误会等情况,家长对班主任产生不满情绪,也会影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自身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式,也会影响到家长对班主任本身的判定,这些因素都是导致班主任和家长方面产生沟通障碍的重要原因。最后,班主任本身的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仍有部分班主任依旧选择原有的传统教育方式,和学生本身的发展趋势和理念有所冲突,这样也极大地影响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开展。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策略
        (一)把控细节,潜移默化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应当加强对细节的把控,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在小学阶段,学生大多好奇心重,对外界的事物很容易产生兴趣,如果班主任一味采取强硬的态度进行管束,很容易弄巧成拙。因此,班主任应当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在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上面,给学生一些小建议,更多地让学生进行自我管束和提升。例如,在班集体生活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当尽量和缓。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加上明辨是非能力和控制能力还有待提升,那么在日常的学习中就很容易对自己的老师进行模仿。也正因如此,班主任更要以身作则,在一些生活中的细节上严谨对待,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二)树立观念,清晰认知
        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让学生有正确的认知能力,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促进学生进行配合和自我约束的关键。不管在什么样的阶段,具备充足的自信心总能提高人们的力量和能力。因此,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促进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帮助学生茁壮成长。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可以与语文教师展开配合,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从学生的日记中了解学生最近的心理状况,并且予以相应的帮助和引导。无论学生在日记中写出怎样的内容,都能够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自己的想法。因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应当对学生的日记进行充分的重视。班主任应当利用学生本身所具备的能量和优点,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得学生更加自信和主动。
        (三)家校合作,提高效率
        优秀的班级管理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家庭方面的理解与支持,因此在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也应当注重与家庭方面的联系,及时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并且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引导。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采用的方式可能并不适合学生本身,班主任也应当及时地指出,并且予以相应地帮助和肯定。此外,在日常的教育中,班主任也应当及时地记录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展示给家长看,让家长也能够感受到学生在学校中的喜悦和快乐,促进亲子关系,同时也提升班级管理教育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竭尽所能地给予学生相应的保护和培育,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有效地进行学习。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不断地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和提高,这样才能确保班级教育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武淑杰.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中华少年.科学家, 2016(29):254-254.
        [2]王明义.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 考试周刊, 2018, 000(059):183.
        [3]丁袆.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