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第7期   作者:蔡秀梅
[导读] 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难度较高,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对班主任的相关工作开展提出了较大挑战。
        蔡秀梅
        遂溪县城月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300
        摘  要: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难度较高,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对班主任的相关工作开展提出了较大挑战。传统刚性管理模式很难形成良好应用效果,积极引入柔性管理模式极为必要。文章以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在首先简要介绍柔性管理含义的基础上,指出了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最后又具体探讨了柔性管理模式应用的具体策略,希望具备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柔性管理模式

        在现阶段我国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因为班主任面对着的是身心发展并不是特别成熟的小学生,进而也就必然加大了管理难度,极容易在班级管理中遇到难题,无法形成较为理想的班级管理成效。基于以往传统刚性管理模式的应用来看,小学生往往很难形成良好的适应效果,且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班级管理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同样也难以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积极推行柔性管理模式极为必要,要求引起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的高度关注。
一、柔性管理模式概述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其高度关注人性、情感以及精神,是现代管理体系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诉求,同样也有助于提升管理成效。在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下,管理人员往往能够赢得被管理者的高度认可,进而体现出管理工作的较强说服力,在解决刚性管理模式应用下存在的较强抵触情绪方面具备重要价值。由此可见,柔性管理模式虽然不具备强制性,但是却能够对被管理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被管理者能够按照管理者的预期行事,顺利达到应有目的。在柔性管理机制应用中,其往往更为关注被管理者的内在感受,强调积极肯定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认可。当前柔性管理模式不仅仅在企业管理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往往还可以将其引入教育领域,在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同样也能够积极运用柔性管理模式,促使其作为以往刚性管理的重要辅助和改革方向,更好提升班级管理成效。
二、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缓和师生关系
        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存在较多矛盾和冲突,必然也就会对于各项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严重影响,导致学生强烈抵触班级管理方案,对于班主任也难以信任,最终影响着班级管理成效。但是在柔性管理模式推进下,班主任能够和学生构建平等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怀和关爱,进而也就可以逐步建立起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在“亲其师、信其道”的作用下,更好确保各项班级管理工作优化落实。
        (二)有助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还需要注重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这也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如果班级学习氛围不佳,必然也就会影响到最终班级发展和学生发展。在柔性管理模式应用下,不仅仅师生关系得到有效缓和,学生之间也能够更为融洽,并且在多项柔性管理活动的开展下,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积极性都能够得到有效调动,进而更好实现对于班级学习氛围的改善,成为班级运行的重要前提。
        (三)有助于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当前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往往面临着更高要求,除了要求班主任关注小学生学习效果以及遵纪守法效果,往往还需要积极关注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将其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教育教学的关键任务。

在柔性管理模式应用下,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更好着眼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小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班级自主管理以及辅助教师开展各项班级活动的基础上,自身多方面能力和素养得到培养和锻炼,解决了以往被动接受管理模式下存在的该方面缺陷,教育意义重大。
三、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一)关爱学生
        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都相对较小,在班级管理中如果采用刚性管理模式,班主任针对学生进行强硬管控,则必然会影响到管理效果,甚至会对他们的心智产生影响,导致小学生无法健康成长。基于此,在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下,班主任应该注重关爱学生,力求用爱心来浇灌他们,进而引导其健康积极成长。与此同时,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后,同样也会产生积极反馈,有助于后续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化落实。班主任应该在日常教学以及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积极关注小学生的行为表现,对于他们存在的困惑以及问题应进行准确掌握和解读,进而采取恰当适宜的帮扶手段,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以情晓理,避免任何个体出现被忽视现象。当然,这也就需要班主任能够拥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才能较好地实现对小学生的充分关心和爱护。
        (二)平等对待学生
        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模式,班主任往往还需要注重平等对待学生,要求能够较好实现对于小学生的高度尊重,避免过度以“看小孩”的姿态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这也就需要班主任能够准确明晰关爱学生和弱化学生的区别,应该将小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在交往以及班级管理过程中给予充分尊重,将其看作是和自身平等的个体,进而才能够更好优化班级管理效果。比如在和小学生日常交流过程中,为避免他们因过度仰视自己,产生紧迫感,而不愿和班主任交心的现象,我们应该尽量放低自身姿态,将自己放在和他们平等的位置,尽可能地蹲下来,以“信任的目光、亲切的语言”去和学生平等交流,如此也就可以和孩子们构建良好的朋友交往关系,有助于更好实现班级管理任务的优化落实。另外,班主任在平等对待学生时,还应表现出较强的公平性,要求对于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一视同仁,避免在好学生和后进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此更好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以及班级氛围。
        (三)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的应用,班主任还需要积极发挥小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力求积极推进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让他们真正成为班级主人,如此也就可以更好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化落实,有效降低班主任自身工作难度。基于此,班主任应该充分放权给小学生,让他们以“主人”的身份去参与班级管理,促使他们由原先的“要管我”变为“我要管”。只有孩子们的主动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才会提高,才能构建出团结、融洽、上进的班级。比如在班级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中,教师就可以积极引导小学生在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制定,进而也就可以促使他们在后续遵循班规时,表现出更高的接受性,避免出现较强抵触情绪,优化班级管理成效。当然,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推进小学生自主管理的难度同样也相当大,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够成熟,看问题不够全面、细致,容易在班级自主管理中走弯路,这也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对自主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调整,为班级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难度较大,积极推进柔性管理模式极为必要,班主任应该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情况,给予他们充足的关爱和平等对待,然后依托适宜合理的学生自主管理手段,引导学生顺利完成班级管理任务,体现出较强的柔性管理特点。
参考文献
[1]薛亚芳.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运用[J].小学生(下旬刊),2021(04):66.
[2]赵文军.柔性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20,18(30):186-188.
[3]郭莹洁.柔性管理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教书育人,2020(16):77.
[4]柴秀梅.宽严相济方为上——柔性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的策略[J].新课程,2020(21):212.
[5]关惠霞.浅析柔性思维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09):17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