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创新探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第7期   作者:肖安进
[导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成长阶段且学生的心理与生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学生时要采取有效的德育管理策略,在帮助学生正确认知道德理念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肖安进
        麻章区太平镇第三初级中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成长阶段且学生的心理与生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学生时要采取有效的德育管理策略,在帮助学生正确认知道德理念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中融入了较多新的不良思想理念,并且学生在生活中广泛地应用网络满足自身娱乐需求 ,很容易受到这些新的不良思想所影响而不能健康地成长。因此,初中班主任教师要创新德育管理策略,利用满足于当下学生德育教育需求的管理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各种不良思想行为,进而实现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目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创新策略
        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主要依靠的是班主任教师,可以说班主任教师管理的手段决定着班级内学生的发展效果[1]。教师应明确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的思想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在班级管理中仍然采用以往的道德管理方法,无法对当代学生的思想产生任何作用且无法实现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要求。因此,班主任教师应站在当今时代特点及学生当前的思想意识状态构建出全新的德育管理方法,将其有效且适合于学生的德育管理策略落实于实际管理工作中,进而保证德育管理方法满足当前学生德育教育需求。
        一、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实施德育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可促进学生满足当下人才标准需求
        分析我国当前教育注重的是素质教育可知,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中已经重视起人才是否具备道德素养,因为我国教育改革中实施的改革方向始终以当前社会对人才所需作为改革的目标[2]。因此,学校在开展教育时需要将素质教育作为当下重要的教育目标,并且要求各学科教师将道德教育融入教学始终,进而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作用,在促进学生道德素养不断提高的同时满足当下人才标准要求。由于班主任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并且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与学习是在班级内,班主任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需要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时要融入德育教育过程,让德育教育贯穿于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始终,进而充分发挥出班主任与德育教育的作用实现到学生道德品质不断提高的目标。
        (二)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社会经验较少,在面对不为自己所知的新思想理念时不能正确地分辨是非[3]。如果学生受到社会中不良思想所影响,会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较强的阻碍作用。因此,班主任教师需要在管理班级时融入道德教育过程,帮助学生正确地分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思想。通过帮助学生正确的分辨,促进学生在面对这些不良思想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思想与行为,进而保证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且成为我国各行业所需的优秀人才。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道德教育不足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较高的重视,并将各种知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正确且快速的理解与记忆,而在此过程中实施的道德教育只是形式化的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并未引领学生深入性的对道德理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进而让学生受到正确道德理念的感染而将正确的道德理念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由于道德与法治未能充分发挥出道德教育的作用,需要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时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并对德育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利用创新且满足学生德育需求的管理方式促进学生在当代社会中能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二、新时期下的班主任教师管理班级时创新道德管理工作的具体策略
        (一)重新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以往初中班主任教师在实施道德教育时已经为学生构造出良好的德育环境,利用班级内形成的良好环境及学校内营造的良好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感染,进而让学生将所掌握的道德理念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实现健康成长与发展的目标。由于时代在发展,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广泛性地应用起了网络技术,并且我国已经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各个国家的思想浪潮都融入了网络中并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较大的冲击,而学生面对这些从未认知的思想理念时因为未理解而不能正确分辨出这些思想观念是否对自己有利,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对思想理念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会因为兴趣的驱使而受到不良思想理念的影响,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因此,班主任教师管理班级实施道德教育时,需要重新对学生学习的环境进行重新打造,构建出适合于当前道德教育需求的环境,并利用优化后的环境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而保证学生不会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
        例如,以往的环境创设采取的是在班级的黑板报或者走廊中绘制及悬挂各类与道德理念相关的图片内容等,让学生每日看到这些图片时会受到道德理念的影响而产生正确的行为。由于这类内容中未为融入当代存在的影响学生道德理念的内容,无法满足当代学生德育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环境进行有效的优化,可以将网络技术中含有的多样化不良思想理念融入到班级环境中、走廊环境中,并对此理念进行有效的分析帮助学生认知这种思想是否对自己的成长有利,学生在阅读和观看这些内容时会正确分辨网络中存在的不良思想理念,进而避免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受到不良思想的感染。
        (二)利用当前社会热点实现有效的道德教育过程
        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内的学生时可以利用当前社会发生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去认知正确的道德理念。在应用社会热点时需要教师注重激发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思考事件,因为只有学生能够积极地应用自己的思维,才能对事件进行深刻性的认知。教师在引入相应道德理念去解读这一事件,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与行为实现良好的道德教育过程,比如现阶段发生的多起学生跳楼事件,教师可以利用此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应先让学生对于学生的这一跳楼行为进行自主分析与研究,并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教师可从学生的回答中挖掘出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并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过程,进而在保障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掌握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及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道德教育
        每位学生都会受到家庭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并且影响的方向存在着两种极端:一是父母和谐 并对学生实施关爱性的照管。这类学生的内心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状态且并不会存在心理问题,并且在处理各类事件时采取的是积极理念,教师对这类学生只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分辨是非即可。二是父母不和睦导致学生的内心存在心理问题。这类学生是班主任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因为父母的不和谐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严重影响,会让学生产生偏激的思想理念而不利于学生成长。因此,教师要想实现德育教育有效落实的目标,需要在开展德育教育之前先对每位学生的家庭环境进行有效地理解,了解孩子父母是否和谐及家庭教育中是否存在德育教育缺失的问题,再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道德教育引导方案,并将其落实到实际班级德育管理工作中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德育管理过程,在实现德育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同时促进每位学生的道德素养都能够不断提高。
        结束语:
        新时期下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应对以往实施的道德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利用创新的且可满足学生道德需求的道德管理方法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在保证道德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秉渊.浅谈新时期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创新[J].科幻画报.2020,(12):97-98.
        [2]田洪波.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创新探究[J].读写算.2020,(22):21+23.
        [3]周晓燕.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创新[J].吉林教育.2020,(31):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