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权洁
湛江市湖光中学 广东 湛江 524088
摘要:新时期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事关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作为初中班主任,要认真面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创新
前言
现在的初中生基本上都步入了青春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但意志品质不够强大,特别是分辨是非的能力亟待提高。这都会给新时期的班主任与工作带来新的问题,也使班级德育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班主任结合新时期的德育教育要求,耐心而又智慧地开展工作,针对所面临的问题寻找有效的举措。
1初中班主任展开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正朝着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关注与培养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精英教育模式已经逐渐退出学校教育的舞台,细化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上,他们的工作重点也由“教书”更多地转移到“育人”上。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既美好又叛逆的青春期阶段[1]。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只有始终坚持以德育人的教育观念,从各个层面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加强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真正地实现个人内在修养以及道德水平的提升。因此,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不仅是当前教育趋势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班主任教师所肩负着的职责与使命,更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现状
2.1德育教育观念较为落后
由于过去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模式之下,一些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已经在部分初中班主任教师心中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在当前教育背景中,部分班主任教师依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实施德育工作时习惯于将自己置于权威与中心地位,缺乏与学生平等的沟通与交流。
2.2德育工作开展方式有待改变
纵观当前初中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发现,许多班主任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单一的[2]。大部分教师试图通过理论讲解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然而这样的道德高点往往是学生认知能力之外的,使用教导的语气向学生讲解人生道理的方式并不能使学生产生任何情感上的共鸣或心灵上的触动,还容易引起学生的抗拒与反感。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班主任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调整与创新。
2.3德育工作空间受到挤压
班主任相较于普通的任课教师而言,他们往往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与压力,不但要关注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日常生活,还要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大量的工作压力极大地分散了班主任教师的精力,德育教育工作的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挤压。再加之许多学校对于德育工作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或相关的评价机制,因此,在高强度的工作面前,许多教师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就有所降低,使得德育教育流于表面。
3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3.1提升教师德育素养,树立良好德育榜样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变化时期,他们脱离了小学时代的稚嫩,他们的内心急速渴望着成长,但他们对身边的事物缺乏足够的判断力,所以他们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和事件、人物的影响,也会模仿别人的行为和处事思维,而班主任是最容易被学生模仿的对象,我们第一步就应该提升班主任的德育素养和德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榜样。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管理者,上到升学、升班、考试的大事,下到学生的生活、心理状态变化,这一切的工作和细节都是需要班主任操心。但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经受过专业的德育管理培训,所以班主任的德育素养和德育管理能力基本上是参差不齐的。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学术交流会,或者邀请知名的德育管理专家为班主任进行一个德育讲座,从根本上加深班主任对德育管理工作的认知,确保能让每一位班主任接触到最新、最全的德育管理知识。
3.2深入了解学生,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
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与主体,德育工作必须从学生入手[3]。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深入地认识学生,才能够找到学生可以接受并且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更多地倾听学生的意见与需要,要始终从学生出发,尽量避免陷入单向的教导式教学。努力与学生建立起双向的情感联系,打破学生内心的距离感,在相互理解与相互包容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例如,在平时课间活动时间可以试着深入班级与同学们聊聊天,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当了解到学生对国产漫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很感兴趣时,可以将其作为切入口,带领学生探讨中国漫画产业的飞跃,并在此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在师生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3重视活动育人
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单一的教师说教往往很难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需要丰富德育教育形式,特别是利用学生喜欢参与的形式来渗透德育教育,这也是新时期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要求之一。而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都有其德育教育目标,这对于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也是很好的抓手,班主任要利用好这些活动来开展德育教育。
例如每周的班会活动,可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系列活动,如“优秀传统文化赏析”“我眼中的节约”等,让学生自己去准备班会的过程,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且学生设计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践,更受欢迎,配合好学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润物无声”的良好目标。
3.4设置多元化的德育管理机制
在二胎政策下的中国正在面临着极大的教学压力,往往一个班主任面对的是50-60个学生,而且班主任同时还承担着三大主科的教学任务,这就使得班主任老师不得不采取传统的德育管理方式。但这样的德育管理方式其实是不对的,它不仅不符合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要求,同时严厉地打击和“叫家长”都会让学生产生自卑感和叛逆心,所以我们不妨设立一个多元化的德育管理机制。过去的德育管理机制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只注重罚不注重奖,但新型的班级德育制度应该是多注重奖少注重罚。老师可以将班级内日常的一些学习和生活会涉及的方面,比如卫生、课上课下纪律、是否具有良好的品德等制成一个详细的德育管理制度,然后再根据初中生的喜好制定一些奖励措施,每周一总结上周各位学生的日常德育成绩,并给表现最好的前三名一些实质性的奖励,对于一些分低而表现不好的学生可以多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对德育管理工作的看法,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德育习惯充分地融入他们的内心和生活。
3.5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圈
“家校一体”并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个完整的德育管理工作必须包含在校表现和在家表现两个方面。班主任要意识到家长对于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作用,要多和家长沟通,如果有条件的可以每天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时告知家长,确保能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异常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帮助计划。同时老师也要定期对家长进行一个培训,要让家长知道自己在孩子德育发展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承担着什么责任,要让家长形成一个自我约束的意识,要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文明、温馨、平等的家校环境。
结束语
总之,德育工作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初中班主任教师应该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与时俱进地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与德育教学手段,提高班级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常智.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创新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46-47.
[2]何建灵.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创新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70-71.
[3]黄志强.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创新探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