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第7期   作者:何燕丽
[导读] 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主要负责人,主要指导者和学生的领导者。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也是开展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何燕丽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第二中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500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主要负责人,主要指导者和学生的领导者。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也是开展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影响师生关系的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它在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方面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实现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让我们谈谈我自己的两种方法。人类的行为在心理学的控制下结束,相应的行为将由什么样的心理学产生。因此,班主任的工作前提是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特点有很大的理解。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

        前言:高中是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塑造阶段。在此期间,学生的世界观和生活观逐渐形成。到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对道德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道德情感有了理解,并且具有养成道德习惯的能力,这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机会。此外,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同样也会面临着更多的困惑和问题。随着身体和心理的逐渐发育成熟,他们的性格往往会更加敏感和细腻,开始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从自己的角度审视问题。对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学校应逐步引导,加强相应的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和价值观,让学生真正的健康成长。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定位
        首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逐步改变,越来越多的先进教育技术和方法被使用和推广。同时,学生也经常接触不同的文化理论和价值观,这对他们的人格塑造有重要影响。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已经形成了最初的个性和信念,但是他们在身心上尚未完全成熟,仍然在受到来自外界不良诱惑的同时无法及时进行抵御。进行德育可以有效地限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一点上,班主任的任务是实施和促进道德教育,并帮助学生发展健康的价值观。
        其次,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高中教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他们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去引导学生形成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并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
        此外,对新课程改革的阐述使美育和德育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应将两者充分结合,在课堂管理中深入渗透德育工作的观念,并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以此让学生逐步形成好的德育观念。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现状
        1.制度化管理和德育教育分离,过度制度化管理而忽视德育教育
        一方面,它是对学生的相关习惯制度化和行为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这是对学生开展适当的的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以此实现培养出高中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加强管理与道德教育是两个互不冲突的方面。加强管理是德育发展的前提,德育是加强管理的一种深度教育方式。班主任工作只能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这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并且能同时促进这两个方面的发展。高中学生处于叛逆的思维和行为状态。在此期间对学生进行的德育可能会导致教育失败。德育不仅耗时,效率低下,而且也不适合进行定量评估,导致许多班主任减少甚至放弃德育,并根据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管理学生。
        2.班主任德育素质的水平有待提高
        许多年轻的班主任受过良好的教育,但相对来说缺乏工作经验,但是他们对新的理想和野心并不坚定,他们的思想活跃,但很容易与现实脱节。这将影响他们的德育工作的相关性,牢固性和有效性。大多数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方面不是系统性的:德育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全面的思想,三年德育工作的总体设计也缺乏;德育内容与德育方式没有选择和有机结合。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方法
        1.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负责班级工作管理的班主任,他承担着班级整体领导的全面责任,需要成为每个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良好修养和个性魅力从而实现感染和吸引学生。班主任要认真参加学校对班主任定期教育管理的相关培训,不断去提升自身的素养;交流班主任的经验时,请从班级领导中经验丰富的老师那里进行学习和借鉴。负责任的班主任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的整体发展。只有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同时去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才能真正的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2.强化高中班主任在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意识
        我们应该针对目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管理不完善的现象进行适当的改变。也就是说,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您必须首先从内心深处改变原始的教学哲学和思维方式,并明确指出,单侧强调讲授教科书知识而不是全面教育会导致不良学习效果。不仅在智慧教育方面,而且在同时,我们还必须从德育角度培养高中生。其次,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他们应该摒弃过时,狭义的课程教育理念,选择一种全新的与德育内容相关的方式去展开交流和沟通,以更符合目前高中生的阶段特征。对于教学,在课堂上达到了高中老师自身的道德教育意识。
        3.提高设计班级活动的能力,丰富班级活动
        课堂活动是学校和班级进行德育最有效的课程资源。除了班级的日常管理外,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目前班主任德育教育理念和实践智慧的集中体现。为了有效地设计和开展课堂活动,让课堂活动的教学功能得以充分体现,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班主任必须完全摒弃观念上的道德灌输的做法,充分发挥课堂的主体性。道德胁迫和灌输不仅与道德教育过程的本质相矛盾,导致学生的排斥和反抗,而且很容易构成学生人格的二重性。德育过程的主要部分是学生。只有充分的通过调动学生对德育活动参与过程的兴趣,让他们的内在动力能够得到激发,学校的德育过程才能成为外部价值管理和学生价值自我建构的单元,以此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德育过程能够得到充分地、实质性地转变。
        4.以生为本,加强沟通交流
        以学生为中心,是最近这些年以来新课程标准和教育立足点的根本要求,也是班主任未来的班级管理中实现德育工作实效的重要方面。当许多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时,大多数人在对话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要么只听而不说,要么只回答几句话。谈话后,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结果,甚至会加重相应的学生自身的心理负担。原因是班主任的话既没有渗透到学生的心中,也没有打动学生。在这种交流中,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一般都缺乏主动性和热情,班主任并没有真正理解和尊重学生,他只是想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学生,这使学生感到无法与他交流。班主任要以学生为中心,首要的要求是班主任放下姿态,学会倾听。无论学生是对是错,班主任必须首先给他说话的机会,然后从他的言语中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逐一解决。其次,与学生的对话并不一定要更加正式。例如,在每天的休息时间或放学后,与学生聊天,讨论他们喜欢并感兴趣的事物,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加亲近。
四、结语
        班主任负责整个班级的管理和制度建设,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了解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强调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和运用有效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态度,使他们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并成为我国真正需要的栋梁。同时,我们只能通过积极应对影响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内外部因素,来提高德育的实效,以此加强提高德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穆好杰.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J].天津教育,2021(09):22-24.
[2]田江涛.刍议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21(04):161-162.
[3]杜小弟.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讨论[A].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