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第7期   作者:李玉良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设置体育这门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学生长时间处于室内课堂中的疲惫感,同时如果学生只有优异成绩,但是身体健康却存在问题,那样也是徒劳无功的。
        李玉良
        南充市顺庆区教仪站    6370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设置体育这门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学生长时间处于室内课堂中的疲惫感,同时如果学生只有优异成绩,但是身体健康却存在问题,那样也是徒劳无功的。为了能更好的实现学校设置体育课程的初衷,需要对实际应用方法进行探讨。本文主要的研究方面是如何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并且通过研究提出一些合理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学生兴趣 策略研究
        【正文】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专注能力较低,同时又活泼好动,不愿意被教师约束着去完成固定的体育教学计划,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想要达到教学目标存在很大的难度。在其他很多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都会通过教学策略上的创新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果。这种方式对于体育来说同样适用,只有学生对于课程有足够的兴趣,才能更加认真的对待体育学习,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一,分析目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将体育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上,很多教师都是按照课程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其中有很多都需要用到一些体育器材,而这些器材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难具备。这种情况就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学到的内容一旦离开学校便很难再得到巩固训练。学校为学生开设体育课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即使在课下也能利用学到的技巧强健体魄,而体育课程的设置不贴近生活会使得教学目的很难实现。
        1.2教学中没有关注学生的感受
        一些学校和教师认为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而体育课程与学习的关系不大,因此很多教师在上体育课时总想着敷衍了事,认为只要走个形式就可以了。教师的这种心态导致了他们对于教学方式的忽略,教学过程中没有将学生的主观感受放在首要位置,不能在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而已。这样既使教学时间得到浪费,也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探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
        2.1将体育教学模式多样化
        教师可以好好利用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这么课程的兴趣。这种多样化既可以表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某一项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乐趣。


        例如,当教师为学生讲解与跳远有关的内容时,在完成理论部分知识的讲授后,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来体会动作要点。通常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自己不断地练习,这种做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跳不了几下便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教授学生更多的训练形式,像蛙跳、碰膝跳等等,这些动作在锻炼学生弹跳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乐趣。
        2.2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
        游戏这种活动形式对于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学生十分享受游戏带给他们的乐趣。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在体育的教学中合理的加入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释放天性,同时还能是教学氛围更加活跃融洽。相信在有了游戏的帮助之后,学生会深深的爱上体育这门课程,他们对于体育的兴趣自然会有了显著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与跑步相关的部分时,可以引入一些小游戏,同时这些游戏需要学生在过程中进行跑步。类似于老鹰捉小鸡、狼来了之类的游戏,学生想要获得胜利除了要有计谋上的考虑外,还需要跑的足够快,这样才能不被抓到。通过这些趣味小游戏,既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关系,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开心快乐,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十分有利。
        2.3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十分有助于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同时,如果学生不喜欢教师或者与教师相处的不好,那么他们便会把情绪带入到学习中去,不愿意听教师讲解体育知识,时间长了还会对该门课程产生厌恶的心理。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增进课堂上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推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广播体操时,在完成全部的讲解之后,需要学生进行练习。这时,教师便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两名学生。该组成员自己安排进行广播体操的练习,觉得自己做的足够好的时候,可以去找教师考核。此时,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做的动作标不标准,有不好的地方要及时纠正学生,还可以用手机将学生做的动作录下来,让学生观看。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增加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交流,而不是像之前教师只负责完成讲授任务,学生觉得教师很严厉,即使有问题也不敢主动去问,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目的。
        【结束语】良好的身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体育课程在小学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在体育课堂上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来,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兴宇.开拓新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率[J].知识文库,2021(12):23-24.
        [2]孙红.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影响分析[J].考试周刊,2021(36):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