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祝英
南靖县第三实验小学,福建 漳州 363600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有效的推动了教育水平的显著提升。小学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扩展学生的知识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利用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加以培养。小学音乐教育属于小学教学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教师应当重视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将德育教育加以实时,这样才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教育;以情动人
引言: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素质教育的力度,德育教育越发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了德育教育应当渗透到小学各个学习的教学细节之中,其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能够在为国家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方面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小学音乐课程属于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充分的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对教学方式方法来加以完善和优化,借助优美的旋律以及有序的节奏来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感染,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这篇文章主要围绕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未来来良好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德育教育的教学理念
就现如今小学阶段音乐课程是情况来说,要想切实的对音乐教学的质量加以保证,那么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教师拥有良好的专业能力以及教学责任心,切实的将小学音乐在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中的启蒙作用发挥出来。因为音乐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够将人的潜意识挖掘出来,良好的音乐的旋律可以将聆听者的思维调动起来,从而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这也不充分的说明,在小学阶段音乐教学中将德育教育加以渗透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中涉及到的情感内涵加以展示,促使学生能够产生热爱生活的情感[1]。
2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另外的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将作者内心的情感加以表达,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时候,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实际需要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将德育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各个细节之中,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能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产生良好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之中,这样对于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加大力度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可以指导学生从思想上与音乐产生共鸣,这种共鸣与音乐作品存在密切的关联,并且也会受到音乐的影响而出现巨大的变化。诸如:通过对红色歌曲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为学生讲解我国抗日战争的光辉历程,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深入的对音乐内涵加以理解,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便宜培养,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3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3.1寻找德育元素
要想将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切实的发挥出来,那么就需要教师对音乐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加以高效合理的运用,判断这些德育元素是德育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基础,所以教师应当对音乐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尽可能的将所有的音乐汇总蕴含的内容进行确定,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灵活的加以运用,提升德育教学的效果。当前小学音乐教材中涉及到诸多德育素材,诸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卖报歌》这首歌的时候,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对歌曲进行细致的聆听,并且还应当为学生讲解歌曲中所蕴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首歌属于一首红歌,其创作的灵感源自于在部队训练中所涉及到的使用最为频繁的口号,歌曲中不但蕴含着催人奋进的精神,并且也包含着展示人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所以教师可以借助这首歌曲来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以培养[3]。
3.2引发情感共鸣
音乐课程的本质属于艺术类学科,其与其他学科存在明显的差别,其主要是从视觉上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歌曲自身具有的良好的旋律、优美的歌词、丰富的情感美都能够给人带来听觉的享受,美妙的音乐也可以促使学生能够在思想方面与歌曲创作者形成共鸣。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对音乐中所存在的没加以深入的领会,并且能够通过心灵对音乐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加以深入的领会,也可以将其理解为自己融合在音乐之中,随后逐渐的将自己当做是音乐中的主人公,从而对音乐的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知。这样就可以高效的指导学生与作者在情感方面形成共鸣,所以需要教师结合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节来创造出良好的形象,将学生的思想引入到音乐所创造出来的意境之中,在这种环境中,更好的引导学生能够与作者形成情感方面的共识,促使学生鞥能够更加准确深入的对音乐表达的情感进行领会,这样就可以将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就如歌曲《小号手之歌》的例子,学生们听着这首歌曲慷慨激昂的曲调,仿若就能看到战士们弑杀在战场上坚毅的目光,听到战士们吹响冲锋号的响声,震撼着每一位听到这首歌的人[4]。
3.3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音乐之美,陶冶情操
音乐这门艺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能够在听觉的方面带给人们享受,歌曲中涉及到的旋律、歌词、节奏等都可以营造出良好的艺术分为,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聆听能够更好的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在实际组织实施音乐教学工作的时候,需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对歌曲中所蕴含的美进行深入的挖掘,并且从中对美的素养加以领悟,这样对于促进学生创造美和发展美方面都可以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实施不但涉及到基础知识的讲解,并且也包括对国内外诸多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尤其是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欣赏,不但可以有效的徐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并且也可以起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进行流行音乐挑选的时候,教师务必要秉承严谨认真的原则,尽可能的对作品中的特征加以综合分析,并且对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为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从而指导学生对其中的内容和情感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将学生的潜能切实的挖掘出来[5]。
3.4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树立人物榜样和熏陶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对于外界事物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发挥出自身的榜样作用,在实际组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在为学生深入剖析音乐的美感的时候,还应当重视为学生讲述音乐中的主人公以及作者的各方面情况,从而将其中所蕴含的感人的实际加以挖掘,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理念,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后续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4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视团体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的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从而使得大量的新型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被研发出来,有效的推动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团体联系是当前最为新型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相互配合,从而有效的对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在将这一教学方式加以实践运用的时候,学生务必要拥有良好的集体意识,演唱歌曲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相互配合和照应,从集体的角度加以综合考虑,从而提升学习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结语:总的来说,将德育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之中,组织课外活动可以说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学生在参与这项活动的时候,为了获得良好的小伙,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对音乐知识进行学习,从而使得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陈蓉盛.对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和探讨[J].华夏教师,2020(10):11-12.
[2]倪尔康.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黄河之声,2020(04):127.
[3]李晓青.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41.
[4]侯宇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08):198-199.
[5]谢丽娟.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艺术科技,2015,28(1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