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实训教学中如何开展劳动教育的探索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第7期   作者:黄世春
[导读] 在中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劳动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
        黄世春
        阳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阳江  529600
        摘要:在中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劳动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在实训教学融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具备良好的劳动意识。所以,老师要积极思考如何在实训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对此,本文介绍中职实训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职;实训教学;劳动教育;探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提高对提高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掌上明珠,导致学生缺乏劳动意识和社会生活一些必备的劳动能力。所以,在中职学校开展实训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使其可以积极主动开展劳动,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一、中职实训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劳动意识
        大部分中职学生年龄比较小,且家庭生活条件较好,不管是城镇孩子还是农村孩子都缺乏劳动经验。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前,大部分家长一味地想培养自己的孩子考大学,让孩子将所有的时间以及精力放在学习上,忽视对孩子开展劳动教育,导致很多学生从小就缺乏劳动意识。
        (二)教师缺乏在实训课堂上开展劳动教育经验
        在中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认识到在日常实训课堂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只注重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认为学生只需要掌握各种专业技能,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即可,无需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大部分教师平时没有研究如何把劳动教育融入到实训教学过程中,导致教师在实训教学中缺乏开展劳动教育效果经验[1]。
(三)缺乏开展中职实训劳动教育的教学资源
        在中职实训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借助相应的教材、教学资源。教育部文件要求职业学校在开展有关劳动专题教育的过程中,总课时不能少于十六学时。中职学校各专业实训教学的劳动教育教学资源匮乏,急需教师开发新颖的实训教学劳动教育教学资源。中职学校在开展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双师型”教师,但是大部分“双师型”教师普遍来自高校毕业生。尤其是一些中青年老师自身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不具备劳动教育经验,不知道应该如何在日常实训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
        (四)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中职学校在开展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参与度不高,无法真正联合学校开展实训教学,学生无法掌握一些企业岗位经验,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严重脱离。另外,很多学校无法与一些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企业也不能为老师与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场地等教学基础设施,学生不清楚新颖的设备以及技术发展情况,企业无法加入到学校人才培养中,影响企业、学校以及学生共赢的实现。
        (五)实训教学开展方式不合理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仅依靠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人才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很多中职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导致学生缺乏企业劳动技能整体概念,无法将技能培训与专业生产结合在一起,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掌握企业需求的劳动技能。


二、在中职实训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拓展学校劳动教育文化宣传阵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
        在学校校园宣传栏和实训室场室文化中大力宣传和弘扬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专业部定期开展省级、市级劳动模范、技能大师进校园做劳动教育专题讲座,用本地著名企业工匠精神代表人物的精彩事迹教育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只有不断通过实践劳动,才能掌握一门过硬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通过劳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
(二)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能力
        学校为了能更好开展中职实训教学劳动教育,需要想方设法打造一支业务能力精良的教师团队。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到学校兼职当劳动教育实践指导老师,把他们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案例融入到中职实训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专业实训中参与企业生产问题的思考,锻炼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的应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另一方面,学校要定期组织在职教师进行实训教学开展劳动教育的业务能力培训,同时有计划地把在职的专业教师分批安排到企业跟岗管理学习,参与企业生产管理,不断提高在职教师在实训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业务能力。
        (三)重新建立实训教学体系,开发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
        原来传统的实训教学体系不能满足现代实训教学过程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需求。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实训课程教学体系,明确专业技能实训与劳动教育融合考核制度,积极开展重构中职实训课程体系。如果想要重新构建中职实训教学体系,那么需要教育部门和行业尽快统一制定实训教学开展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考核标准。同时学校教师要积极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融入专业实训教学的研究,根据学校的现有的实训设备,在实训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在实训任务指导书加入相关劳动教育的考核指标,保证劳动教育在实训过程中顺利开展[2]。
        (四)强化校企合作的实训功能,落实协同劳动教育模式
        如果想要在实训教学中更好开展劳动教育,那么不能仅仅依靠学校以及老师的努力,而且需要联合企业合作开展劳动教育。校企合作已经成为现阶段中职实训教学中的普遍模式。企业被当作生产经营场所,劳动则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在校企合作中开展实训教学时,要在已掌握的教学资源基础上,充分发挥出企业自身的价值,开发以及挖掘实训教学中的劳动教育资源。例如,将实训教学基地拓展成实训教学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基地,把企业的劳动要求融入到劳动教育资源开发中。促进劳动教育和实训教育的结合,建立校企合作的劳动教育模式,实现学校、学生以及企业共赢的目标,从而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良好劳动能力的技能性人才。
(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合理的实训教育方法
        中职学校的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本身具备的劳动经验差别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开展实训教学时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如在实训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分析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模式。在分组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每个小组包含专业基础知识较好和劳动经验较多的学生,在实训教学中遇到难题,通过不同学生的具备优点,促进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另外,还可以通过项目任务驱动开展中职实训教学开展劳动教育。教师通过设置不同实训项目任务,如学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项目。学校每年定期举行技能节技能展示活动,让全校师生参与技能展示,开展技能大比拼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市级和省级中职专业技能大赛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项目任务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能力和劳动职业素养[3]。
        三、总结语
        中职是我国教育机构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针对中职学生开展实训教学时融入劳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的融入劳动教育,充分挖掘以及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强化校企合作,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精神,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佘丽,牟海美.提升劳动素养,实现立德树人——中职学生劳动素养状况分析与培养路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9,(19):6-7.
[2]马聪聪,张静.中职学校的劳动教育以及工匠精神的传承[J].现代教育论坛,2020,2(12):29-31.
[3]吴长汉,黄良永.新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9,9(2):88-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