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洁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先锋小学 广东 清远 511500
摘要:小学英语传统评价方式难以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无法很好地体现学生真正的英语能力和素养。新时代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采取形成性评价改变这一现象。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小学英语;互动课堂;效果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述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传统终结性评价而言的一种评价模式,即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并不是为了直接通过分数考察而测验学生的学习成绩,以选出优秀的学生,而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教师的教学成效,最终以评价结果对教师教学进行反馈,从而更好地发现学生的潜能,优化教学模式。
(二)形成性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区别
一方面,传统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学期测验考试的方式进行,是一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单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方式单一,往往是通过一张试卷定评价结果,难以完全体现学生的真正学习水平。二是评价内容单一,以小学英语为例,仅仅通过试卷固定的题型难以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导致学生很容易陷入哑巴式英语学习误区。而形成性评价是一种综合性评价方式,其考察学生在平时课堂学习和课后反馈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客观、理性的综合性评价。
另一方面,形成性评价改被动评价为主动评价。过去学生完成考试,被动接收教师给予的评价和分数,这种评价模式往往不利于调动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积极性,甚至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而形成性评价是让学生通过主动评价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被调到学习积极性,主动去改进问题,推动学习的进程。
二、在小学英语互动探究课堂中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性评价是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以及生生之间开展互动,这就意味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被动接收学习内容的过程,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动态化学习过程,学生是课堂学习内容的探索者。同时,在传统终结性评价模式下,学生面对考试的成绩往往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尤其是考试分数低的学生,自信心会随之受损。而形成性评价并不以短暂的考试卷面作为评价标准,而是将评价分散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为了收获更好的评价,会积极投入课堂的不同环节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过去的终极性评价,更多是给教学情况予以检验,但是很难通过评价结果去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计划与反思。单形成性评价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小学英语教师能根据形成性评价的教学反馈,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和优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以设计更好的课堂适应学生的需要。
(三)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能力
小学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就拿英语这门课程来说,有些学生语言天赋会更高,或者对英语兴趣浓厚,而也有些学生对英语提不起兴趣来。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能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差异来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尊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此外,英语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听力、阅读、词汇、写作等,形成性评价在英语互动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中死记硬背的理念,而是帮助学生将所学英语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
三、在小学英语互动探究课堂中开展形成性评价的实践策略
(一)采取阶梯式评价模式
1.评价前的准备工作
良好的形成性评价模式离不开教师的科学预设,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先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理念对教材进行剖析。目前,小学英语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新课程标准》,所以教师可以对英语课程标准做深入研究,筛选整理出课标中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内容。同时,教师要想在互动探究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判教学。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和评价任务,以此为逻辑框架指导教学内容的开展。
2.评价可以配合评分制度开展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终结性评价是以分数为主要评价中介,但是并不意味着评分失去了其价值。形成性评价仍然可以采取评分制度开展,。但是,小学英语教师要转变理念,评分知识一种辅助手段,教师要以评分的模式去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与教师和同学开展互动探究,以更好地优化教学成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因此,教师可以采取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的评价模式,期末评分的时候综合考虑平时成绩与期末学业测验成绩。这就可以将学与教紧密结合,能让教师根据课堂教学中每一个评价环节的分数去调整教学,也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
3.评价后进行总结和统计
过去小学传统评价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考试完、出完分数就结束了一学期的学习,导致不同学期之间的学习任务存在断链性,这种评价模式只会激发学生的功利主义,但是难以真正培养其学科能力。因此,教师在每一次形成评价后都要借助网络设备对学生进行归档,定期对形成评价进行整理与统计,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
(二)采取多方评价模式
互动探究型课堂的创建对小学英语教学来说极为重要,教师要开展互动课堂,可以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等方式入手。要在这其中开展形成性评价,可以根据互动情况,开展相应的多方评价模式。
1.学生自评
传统评价的主体单一,教师几乎是唯一的评价主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成为了绝对性评价渠道。但是要想推动互动性课堂多方评价的创建,学生必须要成为评价的主体之一。学生开展自评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模式,学生评价的内容可以有兴趣评价、进步评价、自我结果反馈评价等。以小学三年级人教版英语课本“We love animal”为例。首先是兴趣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对这一堂课学习的兴趣高低。其次是进步评价,即自我评价这一节课的投入情况、学习态度,真实地与上一节课进行对照。最后是自我反馈评价,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发的自测表,上面有关于动物的各种词汇、句型的习题,学生自己完成题目,并给予自己一个等级评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评的情况,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
2.学生互评
互动探究课堂的开展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小组围绕教师给予的学习计划展开合作互动。以小学三年级人教版课本“Colours”为例,教师给予小组分发颜色表,学生根据课文中所学的关于颜色的词汇、句型等展开对话,并完成涂色。学生之间互评可以针对对方对颜色的词汇、句型等的熟悉程度给予评价,并参考同伴的合作积极性、认真程度等给予评价。
3.教师评价
同样,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一部分也必须要参与到形成性评价中,教师要对小组合作成果进行引导和监督,根据学生合作积极性、学生学习态度、反馈结果、作业情况等给予评价,并综合学生自评、互评的情况最终确定综合性评价结果。
四、结语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基本都是以终结性评价方式,即传统期中或期末考试的形式来检验学生英语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难以真正体现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无法通过评价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发现学生存在的优势和问题。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开展形成性评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方式,最终打破应试教育与哑巴式英语教学的模式,真正培养适合新时代需要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洁.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意义和标准[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20(Z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