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婷婷
广东省 东莞市大岭山中学
【摘要】探讨在初中阶段开展英语短篇小说阅读的意义,并以黑布林分级阅读小说“Ricky and the American girl”为例,开展小组合作阅读模式,从课前阅读准备-自主分享阅读-深度阅读逐步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关键词】英文短篇小说阅读;小组合作;自主分享;整体阅读
一、开展初中英语短篇小说阅读教学的意义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现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已十分普及,但大部分英语课堂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度不高,很多阅读材料的文本内容缺乏新意,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杜威曾说过: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结果有质的不同(章凯,2000)。英语短篇小说阅读就像小小的火花,能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对英语学期的兴趣。
2.落实英语课程目标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提出:英语课程的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部,2012:2)因此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特点,选取合适的英语短篇小说作为拓展阅读材料,不仅有助于语言能力的提升,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带领他们领略多元文化的魅力,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3. 有助于英语知识的整合
语言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单词短语和语法,但如果没有这些基本构成要素,学生将无法代入其中去领略英语文化之美。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可以启智,可以明理,可以提升文学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在基于对文章主题意义理解的基础上把语言和情感目标内化,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创新,把所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再输出。
现以黑布林分级阅读英文短篇小说 “Ricky and the American girl”的阅读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二、课例背景
1.小说内容
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应只局限于碎片化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等单独的篇章阅读,应该让他们有机会尝试进行长篇阅读,比如整本书的阅读,其中包括英文经典文学作品或原创小说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文学素养。本课例选取自分级阅读材料“黑布林英语阅读”初三辑中的一篇当代图片小说“Ricky and the American girl”,文中讲述了在学校是个数学和计算机天才的男孩Ricky,遇见了来镇上做客的美国女孩Alexis,他被漂亮开朗的Alexis所吸引,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故事的结尾是开放型的,可以引发学生思考。
2.学生情况
授课对象为初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好处在Ricky的这个年龄段,对这个故事比较有共鸣。虽然文中出现了一些生词和短语,经过预习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按照阅读设计的要求完成相关阅读任务。
3.授课目标
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和阅读阶段的不同,设置了不同的阅读目标。读前:通过小说提供的音频材料,进行初步阅读,理解故事大意。读中:使用读书笔记和短篇小说成长档案记录阅读过程并与小组成员共同分享。读后:对英国学生的中学生活有一定了解并结合自身实际对puppy love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课例教学过程
1.Pre-reading (课前阅读)
(1)分组准备
整个阅读活动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模式,教师按照每组4-5人把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并明确分工:组长负责阅读任务的分发并协调组员保证任务顺利进行;组员分工包括资料的搜集和阅读成果的交流分享等。
(2)阅读准备
整本小说的阅读是一个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活动,包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概括,对文章内容的整合,对所体现情感的认知和升华等,因此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铺垫好相关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比如教师布置了一个任务:Know something about Martyn Hobbs.让学生查找小说作者Martyn Hobbs的资料并进行分享,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了作者以及小说创作相关的背景知识,为接下来的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开端,铺平了道路。
2.While-reading(自主分享阅读)
自主阅读需要教学为学生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教师可定期举行小组或者班级分享活动,学生可对近期阅读内容的故事情节或者精彩段落进行分享,并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供大家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加强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提高了文本分析的能力,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和满足,引导学生逐渐从老师“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我爱读”,成长为自主的阅读者。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填写读书笔记(表1)和成长档案(表2),读书笔记需要在阅读过程中随时进行记录,成长档案为阶段性记录,可设计为一周一次。
.png)
由于阅读的篇幅较长,如何对阅读量进行掌控,如何了解学生阅读的深度并带领他们挖掘文本更深层次的作品意义,是教师在进行短篇小说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难题。如何在阅读过程中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为他们答疑解惑,搭建小说阅读的支架,笔者认为在短篇小说阅读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情节解读 (Plot)
小说的情节发展一般分为几个阶段:故事开头-发展-高潮-结尾,授课教师根据这个特点设计了相对应的思维导图(见表3)。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更准确把握故事的走向,通过对文本信息细节的提取,使学生对全文有了整体性的认知和理解,这是整体性阅读必不可少的过程。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写法,自从遇见Alexis后主人公Ricky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变得不像自己,一个情窦初开的小男孩的形象跃然纸上。为了能接近Alexis,他开始期待以前从不感兴趣的聚会,希望有机会与Alexis见面,但这一切其他人都毫不知情。一个偶然的机会Ricky知道了原来Alexis并不喜欢这里的生活,而且她已经有男朋友了,Ricky的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表3 情节思维导图
.png)
(2)细节解读 (Detail)
在对全文有了整体认知的前提下,细节的把握和理解能帮助学生从“读懂”到“读透”,从文本表面走向深度阅读,能引发学生由点及面,进行放射性思考,细节阅读往往是能更深刻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一个重要步骤。Ricky在遇到Alexis之后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见表4)
表4
.png)
通过一系列从学习习惯到生活习惯改变的细节描写,我们可以得出结论:Ricky had a crush on the American girl, Alexis. 对于同样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文中的描写贴近生活,能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也能更激发他们阅读下去的兴趣。比如另外一个细节描写,聚会过后Ricky意外听见Alexis在电话里向她的男朋友抱怨这里的生活和她的堂姐妹Grace,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Ricky is feeling now? Why? 这里包含了几个信息点:Alexis已经有男朋友了;她并不喜欢小镇的生活和她的堂姐妹Grace。学生饶有兴趣地讨论Ricky当时的心理活动并给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见解。
(3)人物解读(Character)
通过对人物的分析可以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有直接的帮助,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内心描写来理解和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教师可利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设计如下问题:
T:What does Ricky look like? Do you think he is handsome?
S: I think so. He has black hair and he is tall, he is good-looking.
T: What have you learned about his character?
S1: He is quiet and shy.
S2: He is also very kind, he likes to help his classmates with schoolwork.
S3: ...
T: Do you think he is a good student?
S1: Yes. He is very brilliant.
S2: He is a genius in study.
S3: ...
同学们讨论过后,不仅梳理清楚了人物关系,对人物性格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3.After-reading (深度阅读)
通过老师引导下的独立阅读,学生能够聚焦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故事情节和关键细节,并能对文本形成自己的初步理解,这时候阅读还差一步,这就是内化,如何深层次挖掘作者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写作意图,在阅读中融入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把阅读下向纵深发展,是教师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对于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何正确与异性相处,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如果单纯进行说教,学生不爱听,也不乐于接受,读完这本小说后,教师设计了几个活动:
Activity 1 : 小组讨论What is true love?
T: Do you think that Ricky loved Alexis and why?
S1: I think so. Because he felt very nervous every time he saw Alexis. Also he took part in the fireworks party to see Alexis.
S2: I don’t think so. After he found that Alexis had a boyfriend, he had a dream again. But in his second dream, the girl he saw was not Alexis but Grace.
T: So what is true love?
S2: I think true love will not be changed in such a short time.
S3: ...
Activity 2 : 小组辩论Puppy love is good or bad for our students.(组内人员做好记录,表5)
.png)
教师在此基础上对Puppy Love进行总结:We cannot arbitrarily conclude it is a fault or not. Puppy love is a natural feeling of teenagers. We should learn how to control it and sometimes maybe we should hide it and make it a good memory.
Activity 3 : 故事续写
这篇小说采取的是开放式结局,在读后完后学生仍然意犹未尽,非常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教师可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合理进行故事续写,并把续写的故事分享给同学们,学生经历了看→说→写的一个由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并体会到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成功体验。
四、小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英语短篇小说阅读是课外阅读的有益补充,它既有利于学生综合阅读能力和英语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给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从中学生可以体验阅读的乐趣,欣赏语言之美文化之美,是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张金秀“中学英语书籍阅读策略探析”,《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第8期
2.张献臣“加强英语语篇教学,提高英语阅读效率”,《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6期
3.陈玉松“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层级及其有效达成”,《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年第2期
4.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5.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