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莉
雷州市第三中学 广东省 雷州市 5242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高中美术的教学价值逐渐被教师与学生重视,对学生进行鉴赏教学,可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素质教育不断渗透到高中教学环节,如何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这是现阶段教师美术教学的重点,纵观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整体结构仍存在教学短板,教师应担负起美术鉴赏的教学任务,研究美术鉴赏对于学生的积极影响,重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核心素养等综合素养。综合上述本文总结美术鉴赏教学对于学生审美的积极影响,并探究新时期美术鉴赏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审美能力;审美心理;
引言
社会的快速发展随之迎来新的教学挑战,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带来新的艺术元素,在这两方面的积极作用下,教师重新审视美术鉴赏的重要教学价值。学生通过美术课堂学习,可完成不同艺术形式的鉴赏,与此同时美术鉴赏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有着推动作用,有效的课堂鉴赏可丰富学生对于文化、艺术的深刻认知,让学生在艺术氛围浓厚的美术课堂学习,学生更能发现生活的美好。教师教学工作上的挑战随之加重,继续沿用传统美术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优化,教师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革新教学策略,优化学生审美心理的建设,这是教师值得深入思考的教学重点,教师围绕学生审美心理进行教学设计,将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与课堂模式进行有机融合,采取不同层面的鉴赏活动,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艺术审美的提升。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于学生审美的积极影响
(一)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美术鉴赏理论
现阶段的美术鉴赏教学与传统美术课堂相比较,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鉴赏能力与教学能力,课程改革过程中高中美术教材被重新编订,教材内也引入大量的艺术作品,教师深刻对学生进行讲解,可让学生打下更扎实的美术鉴赏理论。美术鉴赏的教学过程,教师运用自身的专业能力为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加以理解可弥补传统美术课堂的不足。美术鉴赏课堂上教师会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模块教学设计,教师运用专业能力帮助学生在多角度进行艺术作品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全方位的艺术鉴赏过程,同时教师利用自身渊博的美术知识为学生进行鉴赏与审美角度的知识拓展,帮助学生学会鉴赏并发现艺术作品的美。
(二)善于发现艺术作品的深层美
任何艺术作品的背后均蕴含重要的文化价值,学生通过美术鉴赏课堂的学习可深度挖掘艺术作品的深层美。根据美术鉴赏课程标准分析,该课程设立的核心内容是帮助学生提升艺术审美力,并通过课程学习对学生情感共鸣产生影响。学生在高中美术课堂的鉴赏环节,教师通过自身影响作用激发学生的艺术探索的欲望,让学生渗透自身情感在课堂学习中,将自我情感与作品有机融合,最终实现学生深层艺术理解能力的升华。任何教育的价值体现并不是唯一的,高中美术教学也是如此,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学生通过美术课堂优化自身的情感解读能力,美术课堂上学生可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进行艺术鉴赏,这属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教学意义。
(三)理性与感性的有机融合
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体现是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感性思维的养成,教师通过美术课堂不断地将教学策略进行调整,让学生通过美术鉴赏课堂完成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有机结合,从而优化学生艺术共鸣与情感共鸣能力。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角度分析,学生通过美术鉴赏课堂可学习艺术结构的不同表现手法以及艺术色彩搭配,学生通过此方面的学习可为学生未来高校深造提供基础。在素质教育的教学角度分析,学生在美术鉴赏课堂可促进自身情感的升华,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产生与艺术作者的情感连接,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理性与感性的有机融合通过作用在美术鉴赏课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促进学生审美提升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一)注重鉴赏教学方式,探究艺术价值
为确保学生在美术课堂提升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教师应在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将互联网平台上的艺术资源结合美术鉴赏教材内容,以此丰富学生对于美术鉴赏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在美术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仅对学生进行艺术品鉴赏的教学,通过课堂的有效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感知艺术作品背后的人文情怀以及地域文化特色,这是美术鉴赏课堂的重要意义。学生对人文情怀、地域文化有着深刻理解,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以及内心情感的丰富,在传统美术鉴赏课堂,教师往往忽视引导学生挖掘艺术作品的地域文化以及人文情怀,教师应针对问题给予调整,以此优化美术课堂的教学价值。
例如,人教版美术鉴赏《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单元学习时,学生在鉴赏学习后逐渐调整对于古希腊艺术的刻板印象,通过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三方面学习,最终让学生借助艺术作品重视人的价值、崇尚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课堂上教师以断臂的维纳斯为例先为学生做教学导入,教师为学生播放互联网平台上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迅速建立西方古典艺术的艺术感知。断臂的维纳斯是古希腊人对形式规则进行的全方位研究,在断臂的维纳斯中表现最明显的是黄金分割的运用,大多数古希腊建筑物以及雕塑物均运用黄金分割率进行设计,教师以黄金分割为教学切入点,让学生建立起古希腊艺术的了解。而后教师为学生播放阿尔塔米拉洞窟相关图片,并对学生提出问题“西方绘画的理想美来源自哪里”,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鉴赏学习可优化鉴赏体验,与此同时教师为学生讲解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绘画的主要形式,通过对于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艺术作品背后不同的人文情怀。
(二)注重学习体验,提升民族自豪感
美术课堂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艺术作品让学生对设计手法以及结构搭配有更深刻的了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产生艺术共鸣,最终优化自身的鉴赏能力。通过上述分析教师在美术课堂应带领学生共同学习作品创造背后的历史环境,以此为契合点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内在意义,尤其是学习中国传统艺术作品时,通过课堂学生让学会建立起民族自豪感。
例如,人教版美术鉴赏《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单元学习时,学生通过美术鉴赏课堂学习,逐渐调整学生对于我国传统雕塑的传统印象,对学生民族自豪感产生促进影响。教师先利用幻灯片为学生播放秦始皇兵马俑相关图像,让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形态之美,早在秦朝时期已经出现兵马俑,可见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文明璀璨。与此同时教师为学生展示洛阳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石像,让学会在对比中了解不同人文背景下艺术表现形式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提出问题“雕塑作品中体量美与力量美主要体现点在哪”,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进行学习可促进美术课堂效率,教师为学生展示韦驮像图片与马赛曲图片,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雕塑的力量美。
三、结束语
美术鉴赏课堂作为高中学生艺术欣赏重要途径,教师应重视学生艺术审美力的培养,通过美术课堂让学生建立起多元化多角度的艺术作品研究,提升自身的美术审美水平。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丰富,让学生通过美术课堂的学习优化核心素养,促进审美水平的提升,同时教师利用自身渊博的美术知识为学生进行鉴赏与审美角度的知识拓展,帮助学生学会鉴赏并发现艺术作品的美。
参考文献:
[1]张婷.高中生审美心理特征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方法探析[J].高考,2020(30):127.
[2]付成林.美学视角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0):42-43.
[3]刘妍娜.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231.
[4]王志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审美心理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0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