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第7期   作者:冉思远
[导读] 习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立国之根本,我国高校应努力提高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教育情怀,大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冉思远
        武汉文理学院
        摘要:习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立国之根本,我国高校应努力提高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教育情怀,大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目前,我国5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且400多所为非师范类综合性大学。笔者针对湖北省武汉市某一所民办高校进行研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了解该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探索其师范生培养的现状,并针对该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民办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人才培养
        
        前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加里宁把教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指的是从事教书工作的人。教师不仅教授学科领域中的专业知识,也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去帮助学生发展智育和德育,将其培养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虽然我国的师范高等院校独立培养教育工作者,但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推行,导致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急剧增加,很多民办高校逐渐开办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非师范生,为社会提供可用的幼儿教师。
        
一、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概念
        1.学前教育专业的含义
        学前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入小学之前的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从狭义上来说,学前教育主要指3-6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创始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属于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主要指的是研究0-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与教育的一门科学。[1]        

        2.民办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民办高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最初主要培养的是非师范性学生,因幼儿园中虐童事件频繁发生,也使民办高校意识到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重要性,开始在实践中不断改革专业课程,培养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领域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幼儿教育技能,具备在托幼及早期儿童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保育、教学和研究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3.民办高校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
        民办高校为追求自身学校发展,采取与企业建立合作的方式,结合市场导向,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有针对性的向社会输送人才。民办高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教育集团等建立长期合作联系,并开设专门的实训实践课程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到这些教育公司或幼儿园进行学习观摩,帮助他们未来在托幼及早期儿童教育培训机构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等工作;或从事幼儿园游戏的研发工作;甚至担任幼儿舞蹈、美术、钢琴等艺术课程的教师;从事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咨询服务、图书出版等工作。
        
        4. 民办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民办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有专业必修、选修和实践课程。其主要核心课程为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游戏、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而专业选修课为幼儿园班级管理、教师礼仪、蒙台梭利教育、学前教育比较学、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等。[2]通过授课,帮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相关知识,提高学生教师职业能力,促使学生拥有师范生的专业素养,从而为社会提供可用的优秀教师。[3]
        
二、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调查研究
        笔者对武汉市某所民办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进行研究,接受调查的对象为该专业大四和大三的学生。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到该校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等问题的真实看法。
        1.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满意程度及专业的热爱程度
        根据调查得知,学生通过电视等网络媒体、高中学校教师推荐或亲朋好友的介绍了解到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信息,并结合学前教育的就业优势和父母的建议选择就读该专业。61.54%的学生认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安排较合理,且多数学生对该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感到满意(如图一所示)。63.74%的学生认为幼儿教师是自己十分热爱的理想职业,其中52.75%(48名学生)表明自己是就读专业后逐渐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热爱上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但仍有36.26%的学生讲述因实习中的一些问题,如与幼儿家长的交流沟通、幼儿园兴趣课程的开设等,让自己产生职业倦怠,不太愿意从事学前教育行业(如图二所示)。

        2.学生对未来就业发展的规划及教育情怀的看法
         根据图三显示,84.62%的学生认为自己拥有教育情怀,只有15.38%的学生认为自己并未拥有教育情怀。通过访谈法,笔者也深层次地了解到,该校学前教育专业90%以上的学生都已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或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他们愿意从事教育类相关的工作。多数学生十分期待自己毕业后能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或成为学前教育培训机构中的一名幼儿教师研究人员,只有少数学生不愿意从事教育行业,想要从事非学前教育行业的工作。学生们一致认为在校学习的课程能够满足未来就业的需要。在校学习期间,他们掌握了正确的儿童观和教师观;学习了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及活动开展方式;并拥有基本的专业技能(弹唱、舞蹈和美术)和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这些专业知识与技能等储备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促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例如,接受访谈的一名学生提到自己实习的班级中遇到一名特殊儿童,他就利用平衡木等游戏对这名幼儿进行训练。他也会采用音乐治疗法,通过播放音乐去刺激幼儿的听觉系统,从而舒缓该幼儿的负面情绪。
 
三、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对策
        1.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内容
        合理的课程安排能够开阔学前教育系学生的教育视野,使其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幼儿园教师相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不仅要进行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还要开展手工、环境创设等方面的活动。民办高校因教学硬件设施的不足,在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更加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从而弱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民办高校的学前教育系的课程设置可以借鉴高等师范院校,将课程分为通识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教师教育必修课程、专业实习实践课程,从而对课程进行优化及调整,培养师范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其次,民办高校可以整合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内容,加大专业技能课程。例如,“学前儿童保育学”、“幼儿营养与保健”、“婴幼儿护理学”、“ 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这四门课程在大一和大二的每学期均有开设,将其四门课程整合为“学前儿童卫生学”这一门课程,可以把其他三门课程转变成技能课程或实践课程,让学生们拥有充裕的时间去学习专业技能、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行教学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2. 壮大教师师资队伍,加强学生师德建设
        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成立时间较短,讲师及助教职称的教师居多,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应该聘用学前教育专业高学历人才和“双师型”教师,促进教师队伍的壮大。高学历人才和“双师型”教师不仅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能够在教学中将学前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紧密联结,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探索研究幼儿园教育实践问题。同时,高学历人才和“双师型”教师倡导“师德为先”,在教学中会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例如,让学生们学习3-6岁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让学生们了解幼儿教师情怀,认同幼儿教师的工作在于关爱幼儿,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树立专业自信心及专业认同感。
        
四、结语
        民办高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是满足社会需求,但其人才培养应该从“非师范性”转变为“师范性。民办高校应丰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及专业知识的习得,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步滕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YC幼儿高等师范学校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6.
[2]刘天娥.高校本科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3]朱德峰.学前教师实践教育课程的建构研究——评《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文理学院校级课题“非师范类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师范性”缺失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xk09)。
姓名:冉思远;性别:女;出生年月:1992.02.09;籍贯:湖北;学历:硕士;职称:助教;工作单位:武汉文理学院;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