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衡
东莞市樟木头镇实验小学 523600
摘要:运用教学实验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农村足球射门单元教学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足球射门单元教学法对武丰小学水平二学生的足球射门命中率有显著性的提高,在教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足球射门单元教学法的学生射门命中率要比不进行足球射门单元教学法的学生要高得多。
关键词:农村小学 足球 射门
前言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青睐;随着足球文化深入校园阳光体育,校园足球随处可见,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不仅扣人心弦,而且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足球运动不仅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协调发展。而在小学生足球比赛中,普遍存在着命中率不高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比赛时战术的执行,更是限制了学生在比赛中的积极性。在足球运动教学中,射门教学是足球运动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足球比赛中最关键的环节;射门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以后在足球运动的走向。为此,我对足球射门单元教学对农村小学生足球射门命中率的影响作出实践研究。
研究目的
农村小学体育场地滞后,体育设备设施达不到国家的最低要求,对农村学生体育的发展无疑是一种阻碍。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足球射门单元教学,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学生掌握足球射门技能,提高学生射门命中率,在足球课堂中快乐健康的成长。
研究对象
以XX小学四年级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以小学生足球射门关键词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检索各种文献资料为本章的撰写提供理论基础。
2.2教学实验法
采用个体随机抽样将40名学生分成两组,每组20各学生。其中实验组学生平均身高为125.5cm,平均体重为37.5kg;对照组的学生平均身高为126.5cm,平均体重为为37.8kg;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身高和体重均无明显差异。
实验之初,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分别进行射门命中率的测试,每个学生站在规定的位置进行射门10次,分别进行3轮,取每个学生三轮平均成绩作为该学生的初测成绩,其射门进球成绩整体呈正态分布。对两组数据用SPSS12.0软件作独立性样本t检验。从独立样本t检验各样本的描述统计量可知,对照组学生射门命中率平均值为3.27个,标准差为1.645,标准误为0.212;实验组学生射门命中率平均值为3.33个,标准差为1.763,标准误为0.228。两组学生射门命中率平均值和标准差基本相同。从独立性样本t检验结果可知,检验统计量F=0.586,显著性为0.446>0.05,不是小概率,两总体的方差是相等的。检验统计量t=-0.214,显著性为0.831>0.05,不是小概率,应接受实验组和对照组射门初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的假设。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前在身体条件、掌握足球射门的技术基础等方面,不存在大的差异,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2)实验设计
本组实验从2016年9月5日至2017年1月5日,一共4个月,整个实验将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每周进行2个课时的教学,共40个课时。实验组根据足球射门单元教学大纲进行,对照组则按照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大纲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时间完全相同,只是在进行实验组教学时,独立进行足球射门单元教学,穿插小负荷力量训练;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1)近距离对人互踢练习(2-4组):将20名学生分成a.b两组,每组10个同学,a组和b组同学面对面站立分开5米,随着老师的哨声,a组同学对b组同学进行对踢互传练习,练习步骤严格按照教科书要求,a组同学连续对b组同学对踢20次,完成该动作以后,由b组同学连续对b组同学对踢20次,练习组间间歇时间为90秒。
2)近距离对墙射门练习(2组):将20名同学对着墙间隔5米站成一排,每个同学左右距离1.5米,对墙定点射门30次,动作要求按照教科书射门姿势,每组间歇2min。
3)远距离对墙射门练习(2组):将20名同学对着墙间隔5米站成一排,每个同学左右距离1.5米,对墙定点射门30次,动作要求按照教科书射门姿势,每组间歇2min。
4)运球射门练习(2组):将20同学分成4组,每组5个同学,分成4个足球场练习,运球射门20次,动作要求按照教科书射门姿势,每组练习间歇2min。
5)快速运球射门(2组):将20同学分成4组,每组5个同学,分成4个足球场练习,每个同学快速运球到定点位置射门15次,每组练习间歇2min。
6)运球绕杆射门(2组):将20名同学分成2组,在两个足球场进行绕杆射门20次,每组练习间歇2min。
7)穿插足球射门趣味游戏与身体素质练习相结合:在进行每一次射门教学前,通过足球射门游戏,挺高学生们的球性,增加学生对足球的认识和热爱;练习射门结束后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包括原地高抬腿、折返跑、小步跑和V字跳练习等。
8)五人赛、七人赛:训练完各种射门后,分组进行五人赛或者七人赛。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将测得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射门次数输入计算机,进行两个独立样本间的t检验。从检验结果可知,检验统计量F=8.669,显著性为0.004<0.05,属于小概率,两总体的方差不相符,应该应用校正t检验的结果。检验统计量t=-6.871,显著性为0<0.01,是小概率,应否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的假设。进行足球射门教学法的实验组射门命中率达到5.77个,比对照组的3.78个多1.99个,两组的结果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从教学的时间,教学的方法,教学过程等诸多方面来比较,实验组只比对照组多一项足球射门单元教学,造成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只可能是足球射门单元教学法对学生射门命中率有显著性的影响。
3.2 分析
农村小学生受到体育场地、环境、体育设备等因素的限制,对足球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和阻碍,但是农村学生非常能吃苦耐劳,对学习充满激情,对足球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和热爱,通过系统地学习足球射门教学,增加同学们对足球的认识,通过学习近距离对人互踢练习、近距离对墙射门练习、远距离对墙射门练习、运球射门、快速运球射门、运球绕杆射门、足球射门趣味游戏与身体素质练习相结合、五人赛、七人赛等方法,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完成标准的射门技术,提高射门命中率,为以后的足球道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4.结论与建议
4.1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来:按照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实验结束时,足球成绩有提高,但提高的幅度没有进行足球射门单元教学的实验组明显。实验结果充分说明足球射门单元教学对农村小学学生射门命中率有显著性的影响。
4.2 建议
足球射门单元教学法不仅对农村小学生射门命中率有显著性的影响,对中学生,大学生也有显著性的影响。因此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小学都应该从小进行足球射门单元教学法教学,从小打下扎实牢固的基础,为日后国家足球事业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杨坤.小学开展足球运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5(20):230。
[2]陆钰涵.小学生足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探析[J].运动,2015(16):123-124。
[3]沈涛.对部分小学足球活动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22):228。
[4]陈智军,付杰,王志国.小学足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和内容[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4):75-76。
[5]郑静.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足球中的实践[J].文学教育:中,2012(11):137。
[6]谢岚.试论快乐教学法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48-150。
[7]陈佳栋.快乐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足球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19):101,103。
[8]王京亮.西安市小学足球课余训练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