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冬梅
广东省河源市博爱学校 广东省 河源市 517000
摘要:小学教学中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广大数学老师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教师教学有困难,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也非常困难,这对聋生来说更加困难。低年级学生的在身心发展上并不成熟,数学思维能力较差,且大多以具象思维能力为主。与普通学生相比,低年级的聋生身心发育较弱。尤其是在解决数学应用问题时,低年级的聋生必须克服一些困难。在应用题中,将图像,图片和各种文字组合在一起,并通过具体形式简化了数学问题中的抽象内容,从而帮助低年级聋生理解问题的含义。与文字应用题相比,图形应用题更为基础与简易,属于启蒙类型的数学应用题,不仅仅可以激发聋生的兴趣,还能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应用题学习打下坚实的解题基础。
关键词:低年级;聋生;图文应用题;教学效果
前言:在讨论如何解决低年级的聋生数学应用题教学难题之前,有必要充分了解聋生图形应用问题的最新研究现状。通过搜索,分析和比较数据,关于提高聋生学生图形应用问题的相关问题很少有研究。其中,共检索了321个聋生数学问题数据,有17个关于聋生应用题的数据,但是还没有关于低年级聋生图形应用题的研究。然而,解决聋生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问题对于以后聋生的成长和学习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将在这方面进行尝试,以图形数学应用题的形式去改善低年级的聋生的应用题认识水平,然后增强他们对图形数学应用题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自我理解技巧,学习理解应用题关键字,并学习如何以列式的方法去解决图文数学应用题。
一、低年级聋生图文应用题教学的意义
与抽象和充满晦涩的文字应用题相比,数学图文应用题对于聋生来说更为直观,具体和易于理解。 其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指导低年级聋生看图,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理解问题中提到的相关数学术语,二是指导聋生使用。用语言解释图像的含义,更好地理解图像与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是根据聋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其自身现有的生活经验来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列出算式,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利用并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做良好的铺垫。
二、低年级聋生图文应用题教学问题
首先,对于低年级的聋生来说,他们在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对于语言的理解存在严重缺乏的现象,出现了数学应用题并不应用的情况,老师过分强调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类型和解决方案。造成学生在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存在思维固话的现象。
其次,低年级聋生受听力的影响,信息量接收面窄,从而缺乏信息而导致语言沟通困难的现象。此外,由于缺乏口头语言基础,并且在日常的生活经验上也存在不足的现象,即使是简单的对话也无法更好的接收理解。如果他们直接从学习简单的文字应用题转变为学习具有特定逻辑的图形应用题,对他们来说将更加困难,并且很容易受到思维方式的限制。
最后,低年级聋生的语言学习相比正常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差距,他们无法准确理解应用题中文字的含义。例如,数学应用题中经常出现“还剩”、“卖掉”、“吃掉”等词语。由于低年级聋生无法准确理解其中词语的含义,因此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分析问题,更何论解决应用题。另外,学生对诸如“一共”、“总共”之类的词汇更敏感,并形成了一种心态,即在看到此类词句时使用加法来计算,这种现象增加了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方面的运算速度和难度。
三、低年级聋生图文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
(一)提高学生图文应用题看图审题的能力
在聋校低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尽管学生已经可以阅读相关的图形应用题,但大多数人审题时却非常随意且没有针对性。他们通常只关注图形应用题中更明显或更有趣的部分,并且观察效果也显得较为浅显。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学生并不认真审题。最重要的表现是学生不理解所看应用题的含义。即使他们做了很多次,每当数据变换之后就形成不会做的情况。
这主要是由于聋生有言语障碍,因此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弱。在学习图形应用题时,他们主要模仿老师的方法。简单的对应用题进行概览,在面对“共”这种关键词时,就运用加法。面对“剩”就用减法,并不能深入的了解题目的含义。认真做好审题低年级聋生是理解应用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应用题的前提。因此,首先要提高低年级聋生看图解题的能力,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图形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1.培养学生有序有针对性的观察能力。例如:在第一册准备课教学过程中以——“开学图”作为研究对象,您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整个图片,并正确,完整地对整个插图进行仔细讲解。然后让学生按性别分类和观察图片中的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活动场景以及不同的风景。根据观察结果提出有效的问题:图片中有多少位老师?多少学生?有几个男孩?有几个女孩?几棵树? ……指导学生进行计数,从而实现渗透自然数的概念,提高学生的抽象泛化能力。通过观察,计数和思考,学生可以有目的地观察图像并感知事物所具备的数据特征,因此,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2.指导学生加强应用题的审题步骤。通过Internet查找相关的关键词是最常用方法。使用这种应用题审题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应用题的审题效率。一方面,学生应反复阅读应用题,清除问题中存在的文字障碍,并逐字向学生进行阐释,以使学生能够根据对应用题的理解来展开计算与实质运用。
3.关于理解数量和阐明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四则运算。因此,每次向学生讲授应用题的运算概念时,作者都会用直观的教学工具和具体的东西,让学生了解运算概念和应用方法,然后结合应用题,建立学生的数量意识和计算意识,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引导学生在应用题练习中反复阅读问题,以了解问题的含义,然后指导使用正确的计算方法。
(二)加强实践操作与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解决低年级聋生的图形和文本应用题时,仍然有些学生选择依靠特定的词语来选择算术方法。实际上,学生并不是真正地分析问题中存在的定量关系,而只是根据以往教师所教授的经验。这将导致类似的问题,学生在应用题稍作改动后便无法解决,也无法达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在这方面,作者通过加强实践和直观教学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1.对学生的运算训练进行更好的培养,并使用直观的方式来表达应用题抽象概念。例如,插图中共有10只蝌蚪,其中4个与其他6个相距很远,并且以不同的方向游泳。文字部分显示为“蝌蚪已经游走了6个,还剩下几只。” 为了让学生理解蝌蚪游走的意义,作者使用了三种方法,一种是画三张额外的图画,第一种总共有十只蝌蚪,第二种与标题插图相同,第三种显示了6只游的看不到踪迹了。第二种方法是使用FLAsH动画演示6只蝌蚪游到远处的过程。第三种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在桌子上放置正方形来代替蝌蚪,然后通过移动对象来模拟蝌蚪游走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了解蝌蚪游走的含义,意味着蝌蚪减少了,然后使用减法去进行应用题运算。
2.适当的展开对聋生知识转移培训。图形数学应用题是具有术语的简单应用程序题,但是问题类型很多,并且同一类型的问题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学生必须学会区分关键词,并真正理解图形数学应用题的含义,以避免错误的猜测,混乱的记忆和运用错误的方法,这些都可能引起不良的做题习惯。
简而言之,为了提高聋生解决图形应用和文本应用题的能力,有必要考虑聋生的成长环境和具备的思维特点,并根据聋生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和内容。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将数学应用题降低到简易的程度时,有必要通过加强实践操作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图片和审查应用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阐明应用题的基础条件并培养学生的图形应用题的分析能力。直观的教学和知识转移培训可以增强学生分析数学应用题定量关系的能力,从而提高应用题的解题技巧,以此促进低年级聋生的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金玉兰.提高低年级聋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J].小学生(中旬刊),2021(03):22.
[2]李红良.图示法在聋校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5):175-176.
[3]张月枝.聋校小学阶段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19(05):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