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理
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 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在中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信息范围广,进入学校的图书馆中查找资料,是学生补充信息的重要方式。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各个行业密切地结合,中学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也受到了信息化环境的影响。信息化的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在当前,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根据中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需求,结合信息化环境中管理工作的特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中学图书馆管理;特性分析
引言:在中学阶段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当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需求。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学科内容较多,这一阶段学生将会建立与各个学科相关的基本认知系统。为此,图书馆需要为学生提供便利的资料查询以及图书借阅的服务,保证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与此同时,中学图书馆的规模相对较为有限,需要保证图书馆中空间资源以及相关资金的合理应用。信息化管理的模式,既能够为学生的图书阅读与借阅提供便利,也能够提升图书管理工作整体的合理性,需要对此进行全面的重视。
一、中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需求
学生是中学图书馆主要的服务对象,另外一些教师也需要借助于图书馆中的资料辅助教学工作。为此,中学图书馆管理工作需要对工作的目的进行明确。
首先,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与阅读需求。相对课内的学习以及信息获取,在图书馆中获取信息更为自由。因此,需要保证中学图书馆馆藏书籍的丰富性,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拓展性的图书资料选取。其次,为了便利教师的工作,在书籍的选择中可以适当地采取征集意见方式,选择教师需要参考应用,或者是教师推荐学生阅读的书籍作为馆藏[1]。
二、信息化环境下中学图书馆管理的特性
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中学阶段的图书馆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适应于中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特性,因此对中学图书馆管理特性的分析极为重要。
1、信息化系统的功能较为全面
在当前的图书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能够为管理工作人员提供信息,同时也可以对中学图书馆中的读者提供信息。如,较为常见的信息包括馆藏状况、图书的位置引导、图书借阅数据信息等等。对于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来说,需要从总体上了解图书馆应用的情况,如书籍借阅的总量,不同类型书籍的借阅次数等等。根据这些信息,管理者能够采取适应于图书馆现状的管理方式,选择学生更为需要的图书,增加某些类型的图书数量等。对于学生来说,查找书籍信息,接受阅读推荐,了解自己的历史借阅状况等,都是极为重要的。由此可见,针对不同对象的应用需求,图书馆信息系统都能够实现对信息内容的查、信息内容的总结,功能广泛。另外,一些中学中图书管理工作相对较为细致,如设置了教师资料室等,保存一些较为重要的图书资料。相应的信息系统也要为这一部分的资料保存,提供信息服务的支持[2]。
需要注意的是,图书管理工作以及读者服务工作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入,相应的图书管理系统也要适应于图书管理工作以及读者服务的工作,进行系统的维护与更新,增加新的系统功能。例如,一些书籍的数量较为有限,学生的借阅需求较大,这种情况下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能够帮助不同学生确定图书的借阅时间,在这一时间范围中如果需要紧急的应用书籍,可以选择其他方式,避免盲目的等待。另外,一些学生需要阅读推荐,通过其日常的书籍阅读习惯,可以进行习惯对比推荐类似书籍,减少学生查找书籍需要应用的时间。
2、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高
当前的图书馆运营与管理工作中,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系统的应用安全性是极为重要的问题。为了使得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保证,一般情况下在校内的图书馆中网络的连接会受到限制。
仅在图书馆区域或者是在校园范围中,可以进行信息查询以及内部的网络应用,可以有效保障网络应用的安全性。因此,从基本的网络构建方式上来说,中学图书馆中的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较高。另外,从信息系统地使用方式上来说,也能够提供有效的安全性保障。在进行相关的操作之前,需要进行用户登录,不同登录用户的权限都在其需要的应用的功能范围中,因此仅通过个人的操作不会对系统安全造成威胁。从使用者的身份特质上进行观察,也可以得知危险操作的可能极低。一些学校的图书馆,为了保证日常系统功能的正常,仅在规定的时间中提供图书馆系统服务,在日常的运行中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在岗,进行后台的监管与维护,系统应用的整体安全性得到提升。
3、中学图书馆整体的信息化水平高
中学图书馆的馆藏规模以及服务人数较为有限,同时由于图书馆藏书类型较为相似,服务对象的身份特质也较为相似。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系统难以录入的资料与书籍,同时每一名进入到图书馆的学生读者,都可以正常的应用信息系统进行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整体水平相对较高,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方式,能够实现全覆盖管理。相反,在一些较大规模的综合图书馆中,服务与特殊读者以及特殊馆藏借阅中,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还需要通过人工服务的形式,总体的管理无法实现模式统一。因此,中学图书馆全覆盖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中,信息化水平较高[3]。
三、信息化环境下中学图书馆管理优化措施
1、提升中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
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中学图书馆管理者技术水平需要进行持续地提升。现阶段的图书馆系统在今后的应用中,还会进行升级。因此,中学图书馆管理者需要适应于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维护需求,进行相应的维护技术以及日常管理相关知识学习。学校可以选择不同岗位的工作者,进入到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进行考察与学习。
需要注意到,人才短缺是制约许多中学图书馆管理水平提升重要因素。因此,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聘用与培养。在中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招聘过程中,中学图书馆应当重视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并将具有较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聘用。除此之外,在中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其信息化管理能力进行合理的应用,如采取交流沟通的模式,将最新的理论与信息化技术进行讲述传播,从而促进中学图书馆综合管理的不断提升[4]。
2、丰富图书馆系统的功能
在现阶段中,学生获取资料与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纸质书籍,电子书以及相应的影像资料,也可以为学生的日常学习提供详细的信息。为此,在图书馆信息化过程中,还要重视对电子资料信息的收集,同时提供相应的电子资料下载途径,供学生进行学习。例如,英语学习的视频资料、课外阅读的电子读物等,都可以作为收集的资料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保证资料内容的质量以及来源符合相关的要求。
结束语:
中学校园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需要关注图书馆的应用需求,结合现阶段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分析管理工作的特点。同时,需要重视对于管理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进行及时的技术更新以及人才引进。
参考文献:
[1]刘育婷. 浅谈网络信息化时代下中学图书馆资料的有效管理[J]. 读天下(综合), 2018(15):135-135.
[2]万伦宇. 刍议互联网趋势下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新路径[J]. 兰台内外, 2019, No.269(32):30-31.
[3]韦冬花. 信息化时代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刍议[J]. 山海经:打拼(下), 2016, 000(006):P.174-174.
[4]何桂芳. 浅谈现代信息环境下中学图书馆的建设管理对策[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2):1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