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第7期   作者:李金婵
[导读] 学校班级活动是针对学校师生进行师德教育和教学管理的重要活动场合,班主任教师作为学校班级主要管理人员,是领导学校德育建设工作的重要中坚力量。
        李金婵
        肇庆市广宁县元恺学校    广东 肇庆   526344
        摘要:学校班级活动是针对学校师生进行师德教育和教学管理的重要活动场合,班主任教师作为学校班级主要管理人员,是领导学校德育建设工作的重要中坚力量。新时期班主任需要熟知心理健康教学艺术,有效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该教学的有效措施,防范和纠正学生的心理偏差,为学生的完善人格和个性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前言: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教育指导者、细心教育者,一个好的班级及其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不能完全脱离在于班主任的细心教育指导。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关心和自我指导,不只是局限于他们的日常身体和心理学习,还要相应应该包括每个学生的优良思想品德。学生对此在班主任的有形无形因素影响下很容易就会出现产生共鸣、兴奋、内化的效应。因此班主任应该利用身份的有利于条件为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1.学习方面
        厌学情绪是当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严重的问题,一些同学对学习缺少热情。一些同学因为不喜欢某位老师而不去学哪门课程,也有部分同学因为父母的希望、老师的期待和同学间的竞争而给自己了太大的压力,使得神经紧张、记忆力降低、思维迟钝。
        2.交际方面
        因为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不佳,老师的不理解,同学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过程中逐渐变得不自信、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更严重的问题是部分初中学生对于心理风险承受的能力差,无法做到正确处理自我批评和积极面对心理挫折,时常发生与同学、老师或同学针锋相对的情况,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3.应对挫折方面
        因为学生在学习和人际关系上受挫,内心感到周围人都对自己不满意甚至讨厌自己,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长此以往就会对身边的人失去信任,觉得他们面目可恶,这个世界只有负面的东西或是做出一些偏激行为。
        二、心理教育现状
        1.缺少心理健康知识
        当前班主任大部分来自不同专业和科学,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方面没有经验也没有专业的知识做辅助,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班主任主要用严格的要求和说教进行。况且在班主任中拥有心理咨询室证书的比例极少,部分有经验的班主任可以认识到自身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不足,能够积极学习,但与专业心理咨询师比起来,其心理健康专业程度依然不足,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无法获得希望的效果。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经历不足
        班主任工作内容较多并且时间不规律,一般班主任不但要管理班级还要代课甚至参与学校政务工作较多。部分民办学校并未具体明确规定班主任的具体职责,只是说需要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的体育活动就连班主任都不需要积极参加、心理健康品德教育、思想宣传政治品德教育和学生就业指导等。在管理学生的同时还要完成各种教学任务或是行政任务,太多的工作使得班主任无法集中精力,严重影响了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
        3.对心理健康教育并未正确认识
        班主任的工作重心更多放在管理班级方面,很少有班主任专业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有较高的重视,虽说部分班主任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证书但依旧很少开展有关活动。在学生遇到在校学生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时,也都由学校的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对其和学生家长进行定期心理健康辅导,校方也并未严格要求学校班主任及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教育。


        三、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育
        在设计布置好的课堂生活环境时,可以张贴生动的背景图片和生动条幅,比如:爱卫生、讲课堂文明、爱自主学习和写名人名言佳句等,让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好的课堂习惯。为了有效促进班级同学间的互动沟通,班级内科室可以适时成立一个有自己特点的班级黑板报学习专栏,利用班级科室内的黑板报,激发班级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和学习创造性。班主任通过定期开设"心声""建议箱"等多种沟通交流渠道,为师生间搭建起一个相互交流的沟通桥梁,倾听更多学生的真实感受。
        2.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团体辅导
        班会是班主任疏导教育学生的有效方式,也有重要心理辅导作用。班级作为学生活动的场合,同学间的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对一些问题都有着共同的认识。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和学生的热烈讨论所形成产生的和谐氛围,有助于舒缓在校学生的各种心理紧张压力和不良的学习心态。在组织开展主题心理健康班会活动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认真摸清每个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状态,用各种适合的引导方法进行引导,保证主题班会的正确主题导向。在召开主题班会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善于观察发现这些学生群体表述思想语言和表达情感上的细微细节变化,理解这些学生的话中话,找到他们的学生群体发展趋向,及时补充自己的计划,从而解开他们心中的疑难。
        3.建立发展、干涉、预防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灵魂人物。学生的健康人格和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和班主任的工作有重要关系。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建立发展、干涉、预防的理念。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对他们的潜质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对应的预防和处理,在出现应急事件时,应该做到及时干涉。为了提升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作用,班主任应该积极组建家校联合的心理危机和干预机制,构成育人的合力,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第一时间使用科学的措施协助学生处理问题。
        4.借用多媒体教学
        在信息技术推动中,多媒体技术现已成为了教育体系中重点所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协助老师在日后教学中全面发展。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借用多媒体,把优秀的心理健康案例加以体现,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让教学更生动,能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次序。同时,参与进修的老师可以将该方法运用到之后的教学工作中,从而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
        5.做好家长工作
        班主任在开展心理教育时,应该让家长了解到宽容孩子的过激行为,在时候与孩子缓和谈心,让家长尊重孩子的隐私,不能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即便看了,也不能讲出来,更不能盘问。不能太多干预他们的个人交往,让他们自由发展。不能在孩子面前反复唠叨,以免让他们反感。此外,理解孩子,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要知道他们的天性是玩,难免会幼稚和淘气。应该多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应该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淘气行为,不能将淘气与犯错等同起来。另外,对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出门工作,为了方面联系可以借用QQ微信+接打亲情视频电话的方法,去增进家长与留守儿童间的亲情。通过视频,不仅让留守儿童第一时间剪刀父母而倍感亲情,还能让父母面对面辅导孩子的心理。利用这些措施来消除孩子的情感缺失、情感的孤独状况等问题。
        四、结束语
        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时,应该有针对性,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养需要长期的坚持。因而,需要班主任有耐心、细心和恒心。班主任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品质健康了,班级的凝聚力也就提升了,好的班级氛围也就构成了,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效果才能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丹. 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对本班级某生网瘾现象的教育为例[J]. 启迪:教育教学版, 2020, 000(002):P.69-70.
[2] 臧金妹[1]. 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思考[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04):1-1.
[3] 奥会军. 让阳光照耀学生心底——浅议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J]. 文教资料, 2019, 822(12):15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