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入探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第7期   作者:黄汝红
[导读] 信息技术对现在的高中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科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高中的学生应该要学习这项技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的成长。
        黄汝红
        湛江市实验中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00
        摘要:信息技术对现在的高中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科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高中的学生应该要学习这项技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的成长。因此,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堂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教师将上课上的生动有趣,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焦虑,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也能学到一门技术。所以,要求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要用新颖的导课方式,来吸引高中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传授信息技术知识。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入;导入环节探析
        课堂的导入,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它能够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能够让学生提前适应上课的状态,更好地听从教师的讲解。课堂的导入形式多样,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内容来选取导入的方式,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上课的内容更感兴趣,进而更好的去学习信息技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导入,应该借鉴其他课程的方法,更好的传授知识。
一、运用提问法导入,提高学生兴趣
        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在为学生传授基础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让学生能够认识计算机的各项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表格计算和文档输入,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处理简单的文档信息。这样,在学生去打开计算机时,就能够灵活应用程序中的软件。高中信息技术的导入方式特别的重要,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法来进行导入,注意提问的角度要从学生所了解的知识出发,否则太过困难的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导入的方式不正确,会影响学生一节课的状态。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信息技术的导入环节,采取提问的方式,一定要注意多方面的注意事项,设计出较好的课堂导入环节,帮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
        例如,当教师教给学生表格的运算知识时,教师在上计算机课前,就可采用提问的方式。比如,教师交给我们一张期末成绩表,要求我们将每个人的成绩都计算出来,提问学生:你会怎样做呢?有没有简便方法?学生的回答肯定多种多样,其中一种为一个个加起来计算,从第一个学生到最后一个学生的成绩的手动加起来,最后得出结果。当学生给出这样的解决方案时,教师要在接着询问学生,我们的班级有四、五十个人,这样一个个的计算尚且可以,那如果给你整个年级的成绩表,你是不是会用一天的时间来加?有没有简便的办法呢?导出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求和函数,帮助我们提高运算的效率,按照求和函数的方式,我们短短几秒之内就可算出几千个成绩,简单快速又省时省力,所以(替换为引导)大家(替换为学生)上课要好好听讲。
二、运用对比法导入,增强学生技能
        高中信息技术的导课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所以教师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生活中两事物的对比,更能吸引其他人的注意,也能突出某项事物的特点,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某项事物。为了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导课中运用对比法,通过俩事物的对比,更加突出学习信息技术的好处,让学生更加体验到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时的简洁和方便。对比法的导入,会让学生更加关注信息技术的内容,更好地让学生去掌握操作技术,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信息技术的优点,在课上认真听从教师的介绍,认真动手操作。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文档的操作技巧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来选中全文,可以看到,学生都是单击鼠标,然后滚动鼠标,滑到最底部来选中全文。

这样的方法,只适合于几页的内容,如果内容达到几十页,这样滚动的方法会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新的操作技巧,就是直接在空白地方连续单击鼠标三次,就可选中全文。这种操作技巧十分的便捷,3秒就可搞定去选中几十页的文本。然后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操作技巧的好处,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明白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让学生明白每个学科都是一门学问,都需要用心去钻研,用心去学习。
三、运用成品法导入,助产探究欲望
        高中的信息技术,包括一些简单的设计和美化知识,这一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将简单的文档变得丰富多彩,让简单的图画显得生动形象。所以,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述设计和美化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成品的导入方式,先给学生展示设计和美化后的最后效果,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美化的魅力,也能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大作用,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听教师的讲解。成品图的展示,会将整个图形印在学生的脑中,给学生形成一个初步的形象,也让学生能够从视觉上感受到图画的冲击,也能了解到本节课知识的学习重点,让学生掌握课堂的重点知识,更好地去学习信息技术。
        例如,当讲师为学生展示一个PPT的成品图后,一些动画效果的使用,切换方式的加入,使得整个画面变得灵活、生动,也让学生觉得这样的设计过程十分有趣和新奇。所以,运用这种成品展示的导入方式,会让高中的信息课堂变得更加的热闹,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对自己未知的内容产生求知欲望,更好地推动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让学生发现学习信息技术的有用性,也能让学生更好地去认知自己的能力,去学习更多的内容,来丰富全面发展自己,才能更多地了解信息技术的知识,从而在今后制作相关文档时,能够将技能运用地得心应手。
四、运用情景法导入,创建学习氛围
        高中信息技术课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这种课程开设的意义,就是为了去提高学生地操作技能,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全面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时间十分紧张,所以教师要运用已有的时间来给学生讲授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去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信息技术课程的导入可以运用情境法,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模拟场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来进行一定的操作,然后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和纠正,将正确而灵活的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在操作时合理的应用,减少学生耗费的时间。情境法的导入会将学生带入其中,给学生更多真实的体验,更加全面地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例如,教师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可将学生带入学校的机房,给学生创造上网的环境。然后针对本堂课要讲的内容,教师可设计成一个情境场景,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情境下,再进行正课的讲解,学生会格外的用心和努力,可以吸收更多信息技术知识。高中信息技术的导课方式,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在课前做好课前准备的前提下,课堂上能深入其中,跟随教师的步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知识。
五、总结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设计,尤其在导课方式上,一定要多注意,多学习。针对重点的知识,可采用提问法导入,帮学生巩固基础;针对技巧的知识,可采用对比法导入,帮学生更关注便捷手法;针对学风情况,可采用情景法,给学生真实场景。这样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导课方式,会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兴趣,也会让学生未来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莉媛.新课改时代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入探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0(03):119-123.
[2]许婵.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环节有效性探究[J].高考.2019(19):26-27.
[3]李忠泉.“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环节的实践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7):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