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敏
昆明市晋宁区中等专业学校 云南昆明 650600
摘要:21世纪我国经济正在以迅猛不及掩耳之势高速发展,机械制造业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基础工种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愈来愈高。作为该行业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种,钳工对于机械制造业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由于机械制造中涉及到的钳制工艺较多,所以,为了保证钳制工艺的效果,就必须有比较优秀的钳工人才,这样才能保证制造质量与水平。鉴于此,本文将针对钳工初识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展开更深层次的分析,以期能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钳工实训;项目教学法;应用
前言:在我国发展中,钳工作业属于一种比较早的制造工艺技术,其在金属加工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人才需求量较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看似简单的钳工作业,却需要人员反复锤炼,才能保证产品达到质量要求,符合制造业的标准。因此,各中职院校为了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实际操作的人才需求,就必须在实训课程中加大对人才的循环锤炼,从而使手工钳制工艺可以达到更高水平。
1钳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钳工不正确的认识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制造业之所以在钳制工艺方面的技术迟迟得不到提高,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对钳工有了不正确的认识。机械自动化时代的到来,让很多学生都认为人工钳工技术已经不再重要,机器迟早会代替所有的钳工作用,因此在其内心当中就会产生对钳工的轻视心理,不愿意再去从事钳工工作。然而从整体方面来看,这无疑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知,因为在机械制造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一些工作,是机械无法代替人工的。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会认为其自身之所以会去学习钳工技术,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水平较低所被迫选择的,因此在接受实训教学的时候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无法通过实现教学掌握核心的技术知识内容,不仅无法让自身的技术水平无法得到实际的提高,同时也使得实训的教学效果大幅度降低。
1.2学校对钳工教学不够全面
在钳工实训教学当中,除了学生在自身具备一定的问题以外,培养钳工的学校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对钳工的教学不够全面,也会使得人才的培养质量下降。由于当今社会中的许多机械制造业对于钳工的需求量较大,因此一些教育学校为了能够快速的培养一批具备基本操作能力的钳工,在向企业输送人才的过程中获取利益,就会放弃传统的钳工实训教学方式,通过缩短教学时间、减少实训教学次数来提高人才的培养速率。然而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人才培养方式,因为钳工的实训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枯燥、艰苦的过程,学生要想具备优秀的钳制工艺操作能力,那么就必须对其中的一些操作方法以及手法进行不断的训练,所以就造成了钳工培养较为乏味的现象。而部分学校的这种“快速”培养钳工人才的方式,就完全舍弃了这一过程,使得学生失去了大量的实训练习经验,让其无法掌握到深层次的技术内容,在这种培训模式成长下的学生,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达到企业对钳工人才的要求,但是在长期的枯燥工作当中,其个人的工作能力会逐渐的下降,降低工作效率。
2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2.1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促进实训课程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教师需要对实训操作规划和纪律向学生进行讲解,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在实际的实训操作过程中,可以注意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第二,明确实训任务,树立实训目标。教师需要了解此次实训的内容、目的和意义、要求等,并向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做好实训前的准备;第三,制定合理的授课计划。
针对理论教材展开认真钻研,深入了解教学难点、结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思想,掌握知识的逻辑。在制定实训项目的过程中,遵循教材核心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需求以及兴趣,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学习钳工时遇到的困难。另外,还要全面考虑如何把已掌握的专业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探索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
2.2教师讲解和示范
具体讲解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教师需要使用准确、生动且精炼的语言对项目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具体以及重点突出;第二,教师需要保证讲解的条理清楚,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进而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启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第三,教师需要对项目操作的要点进行讲解,帮助其掌握操作要点和流程,进而可以掌握设备和安全技术流程。
具体示范进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教师需要将技术动作准确无误地展示给学生,方便学生可以进行学习和模仿,最终在反复的模仿操作中掌握操作要领和方法,完成项目操作。第一,教师需要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规范熟练的动作,为学生形成较为鲜明的表象,进而可以在实际的项目操作中进行重现,完成模仿练习;第二,教师需要明确示范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的作用,在实训指导中,可以先讲解后示范,也可以先示范后讲解,或者是边讲解边示范。同时,在示范内容上,教师也需要做到从简到难、从浅入深、从局部到整体,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操作过程,教师则需要将其分解成几个动作,并详细的讲解动作的要领,方便学生在后期可以进行模仿和掌握。
3.3学生模仿操作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具体,教师可以采取巡回指导法对学生进行辅导。首先,在具体的巡回指导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一些学生存在问题,则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特别是对于一些知识掌握不佳,且在动手能力方面需要继续提升的学习,教师更需要对其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梳理不良情绪,大胆地进行尝试,这也是实施因材施教的要求。其次,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了共性问题以后,则需要将相关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指导,对共性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和纠正。另外,对于个别学生在操作上出现的问题,如果其是操作重点和难点,或者是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教师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指导。最后,教师还需要遵循“优扶差、强帮弱”的原则,在项目教学法开展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按照学生的实训水平选择小组组长,使其可以对组中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
第二,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检查。首先,教师需要检查学生的项目操作的姿势是否规范,所采取的操作方式是否正确。其次,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检查,重点需要检查学生是否实现了安全操作和安全保护,在相关的设施上是否实现了安全使用。同时,教师还需要检查学生的相关劳保用品是否佩戴完善,在工件装夹上是否做到了正确和稳固,工具和量具的摆放是否符合要求等;最后,教师需要重点检查学生在使用锉刀、砂布完成抛光工件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规范操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项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职业学院钳工实训教学而言,对实训课程的要求较高,通过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将教师的辅助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师生共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既能提升钳工实训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可见项目教学法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方理想.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农机,2018,45(2):237.
[2]张效梁,刘慧.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职业,2016(36):102-103.
[3]李宗仁.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23):220.
[4]原国森,翟德梅,楚庄.项目教学法在模具钳工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0(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