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第7期   作者:徐广美
[导读]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最主要的是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后进生所需要的关爱与尊重一般比其他孩子要多。
        徐广美
        安徽省利辛县向阳路小学    236700
        摘  要: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最主要的是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后进生所需要的关爱与尊重一般比其他孩子要多。如何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呢,没有比及时鼓励和及时表扬这两种方法更好的了,平时带着关爱和包容去消除他们的心中的自卑。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这样他们才会充满自信。
关键词:后进生   闪光点   关爱   转化
        所谓的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先天的遗传基因、后天的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性格特点等,造成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有一定比例的后进生。而且无论这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有多好,总会有相对困难的学生。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便成了历久弥新的话题。今天,我就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一点微薄的见解。
        一、善于发现其闪光点。
        每每提及后进生,大家都会觉得头疼,其实我们不能片面的认为他们一无是处,他们虽然成绩差,但他们在其他方面也有优点,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把其闪光点放大,以此来弥补他们自身的不足,来驱逐他们身上的阴暗面,取长补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所以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记得上一届学生中,我班有个孩子,不但成绩差,而且还调皮,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小到骂人,大到动粗,最后干脆上课不听,作业不交,曾多次批评,仍不见好转,反而情况更加糟糕。这时,我就留心观察,还私下进行调查了解,结果发现这个孩子对劳动比较热心,干活踏实。于是我就抓住这一闪光点,反复表扬,确立他在班里的威信,先让他当组长,进而让他当上了劳动委员。他果然不负重望,工作干得极为出色。我趁热打铁,鼓励他好好学习,争取把成绩提上去。他听后很乐意。接下来的日子他学习情绪高涨,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成绩也在慢慢提高,仅一学期的时间,他就由班里的倒数第五名,一跃挤进了优等生的行列。其实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不难,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然后抓住其闪光点,极力表扬,使他们的内心受到鼓舞,他们一定会按着我们预期的目标发展下去。因为美的语言是心灵的良药,也是促使人进步的催化剂,它不仅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同时在学习上也能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相反,如果批评过多,孩子的情绪也会因此低落,自我评价降低,自我价值不能得以实现,致使学习成绩变得更差。大人尚且都喜欢夸赞,何况是个孩子呢?
        二、用关爱赢得信任。
        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特别是对后进生,这一点尤为重要,平时,后进生往往由于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经常受到家长的打骂和埋怨、老师的训斥和惩罚,以及同学的指责和嘲笑。长此以往,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甚至有自卑心理。所以转化后进生,我们要用爱去抚平他们受伤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学习上热情辅导,生活上关心帮助,以心换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是真诚相待。同时,对于后进生,我们还要有一颗宽容之心。我们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要宽容大度,用爱去唤醒他们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去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要勇于放下架子,尊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这样,他们才能把老师当知己,愿意接近老师,在心理上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导。记得前几年,我在一所私立学校支教,那里的学生百分之八十都是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见不到父母,缺乏父爱和母爱,没有亲情的抚慰,没有享受爱的温暖与呵护,他们的心中是空虚的,没有理想追求,没有学习目标,甚至认为“学习无用”。当时我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父母离异,从小由奶奶带大,由于隔代教育的弊端,长期生活在孤独无奈的环境之中,使她养成了懒散孤僻的性格,甚至自我封闭,成绩更是一塌糊涂。这时的她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为了更好地呵护她成长,我就经常与她谈心,带着爱心去开导她,以宽容的心理循循善诱,千方百计去激活她的灵气,然后精心的去引导她,帮助她,教育她。孩子很快感觉到了慈母般的师爱,学习成绩提高了,人也活泼开朗了,同学们也愿意和她玩了。我用自己的爱,改变了一个小女孩的生活,我内心无比的快乐,因为我知道只有教师拥有爱心,才会对学生有乐观的期待。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是增进师生友谊的桥梁,也是转化后进生的另一个好方法。

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后进生有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他们在多种尝试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其自信心。其实后进生往往在某些方面表现的极为出色,他们也会因此受到别人的尊重。在开展多种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后进生多方面的优点显露出来,这样他们会更加自信满满,也就达到了转化后进生的作用。这样的活动所产生的效果有时是出人意料的。讲到这里,让我想起一个实例:班里有位同学,成绩一直停滞不进,自己每天也十分苦恼,整天忧心忡忡,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一次班里举行元旦联欢会,我让她参与筹备,鼓励她主持节目,她的歌唱能力与主持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她的边歌边舞,更是赢来了大家的啧啧称赞。从此,她积极乐观,发奋学习,一学期下来,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
        四、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每班的学生,就学习能力而言,总有上中下之分,我们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个性差异,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也是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多动脑筋,多花功夫,积极钻研教材,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从教多年,我经常采取作业分层分类、提问分层分类、考试分层分类、预习分层分类、背诵分层分类等方法。分层预习,能力强的学生能自觉运用学到的方法按照目标去预习;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读书结结巴巴,生字不会查,词语不理解,文章的段落分不准……对于这个现状,我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了不同的预习目标。分层提问也是这样,根据学生成绩的高低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难度大的问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成绩差的学生回答,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成绩好的学生能“吃得饱”,基础差一点的学生也能“吃得下”。例如,我班有几位同学,上课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总是坐在座位上默默等待。我发现后,把他们单独叫到办公室,与他们“约法三章,击掌为盟”,以后的课堂上,我会设计几个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以交换眼神作为暗号。这样,在课堂上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注意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信心,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尽快缩短了他们与优等生之间的距离。
        五、反复抓,抓反复。
        后进生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所以要反复抓,抓反复。因为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实属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我们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要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一个后进生的点滴进步,都是老师与孩子辛辛苦苦,用巨大的努力换来的,我们决不能排斥或忽视在反复抓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甚至严重错误,在别人还没有承认他们变好的情况下,这种反复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舆论压力和精神压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只强调反复抓,不强调抓反复,本身就是片面的。如果我们在理论上强调这种反复,在思想上重视这种反复,在行动上敢于抓反复,推进他们爬过一个陡坡,踏上新的台阶,就会让施教和受教的双方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幸福。
        
        六、以成长日记鞭策。
        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后进生成长,而记后进生成长日记,缩短后进生犯错周期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它,记下后进生的点滴进步,经常表扬他,提醒他,鼓励他……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读给大家听,请大家为他的进步鼓掌,让他体验到被大家肯定与赞赏的快乐;当他犯错时,可以把日记拿出来读给他本人听,跟他一些道理,举一些伟人的事例给他听。这是物质奖励所无法达到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开展帮扶活动。我认为老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班集体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优势群体来开展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班干部、三好学生的优势作用。也就是让是一个平时在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的学生来帮助一个后进生,让后进生有一个好的学习榜样,并且能使他感受到自己被集体接纳了,是班集体中的一份子,他们就会有一种归属感,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逐步地去改变自己,渐渐地去发展自己。
        总之,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要坚持师爱为基,引导为础;下大决心,花大功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范之以行,持之以恒,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就算我们不能把每一个后进生都转化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我们一定要坚信,每个后进生都可以转化;就算不能都把他们培养成科技型人才,至少也要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思想健康,体格健康,灵魂健康,天真活泼,积极向上,生活幸福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文质  孙明霞《课堂因生而精彩》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年
2、叶存洪  徐书生 执笔《怎样做一名好老师》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