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应对调皮捣蛋孩子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第7期   作者:俞玲
[导读]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待“调皮捣蛋”的孩子,一直成为幼儿教师的棘手问题。
        俞玲
        湛江市第六幼儿园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待“调皮捣蛋”的孩子,一直成为幼儿教师的棘手问题。这些孩子往往表现在:情绪不稳定、霸道、精力旺盛、自制力差和有破坏性行为等。孩子的调皮行为影响着班级的常规建设。本文我会从以下方面来谈谈对待调皮捣蛋的孩子,教师应采取什么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 孩子  调皮捣蛋   应对策略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级总会有几个老师认为特别顽皮、捣蛋的孩子,令人头疼。这学期,陈老师刚接手的六班出现了几个特别难管的孩子,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爱发脾气,甚至表现得蛮横无理,十分影响班级常规的建设。班上老师被这几个孩子的任性和调皮行为弄得心力憔悴,伤透了脑筋。作为行政的我来到班级与孩子们接触,对班级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为此,我用心观察他们,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频频出现调皮捣蛋行为?情况一:据了解,班级换老师过于频繁。由于特殊原因班上已换三位老师了,每换一位老师,孩子就要适应新老师一段时间,老师也要适应孩子。孩子和老师适应期间没有建立起情感,没有爱的基础,这些特殊孩子就不愿意听老师的话。情况二:老师缺乏班级组织管理经验。在与孩子相处、沟通过的程中,新手老师未能了解孩子的心理所需,更不知道对调皮捣蛋的孩子应以何种方式介入。情况三: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不对。经过对老师和家长的了解,得知老师对孩子做了大量的工作,只是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教育观出现分歧,导致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会有怨气、不理解和不信任。
        对于六班以上情况的分析,我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主要策略:
        一、老师对孩子要由衷的喜爱和无私的关爱。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班上的陈老师问我:你是怎么做到,让这几个捣蛋鬼这么喜爱你?我的回答就是因为我喜爱他们。调皮好动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从陈老师口中得知,调皮大王家声小朋友只有在画画时最专注认真,他还喜欢机器人。我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入手,专门准备一节有关机器人的美术活动,画画中我多次表扬他画得棒,活动后孩子追着问我:“老师,你什么时候又来上画画课呀?”我捧着他的小脸蛋说:“你画的机器人真棒,老师特喜欢,下次老师教你折小飞机。”他高兴地与我击掌约定:“老师你一定要来哦”。班上还有慧慧、馨茹两个非常娇气、任性的小女生,常常与同伴抢东西,午睡前小家伙还要大闹天宫一场才睡,当老师对她们批评时,会大喊大叫的发脾气。我换了不同的方式与她们相处,刚开始对她们没有过多要求和指责,而是每天午睡起床后给慧慧扎不同的小辫子、夹上漂亮的夹子,把她打扮成小公主,因为慧慧她特爱美;馨茹小女生是个小话痨、古灵精怪,则要不厌其烦地听她说天马行空的话题。和她们熟悉后,每天晨检时,我一个会心的微笑,“来,让老师摸摸你滑滑的小脸蛋”。进餐时一句关心的话语,“宝贝,老师给你添饭、加点菜好吗?”午睡前亲切的抚摸等,她们会觉得老师是多么的亲切可爱。两周下来,我认定这些小家伙从心里也喜爱我这个老师。慢慢地,小家伙们开始粘我了,在互动中,我知道他们的很多想法,需要什么、讨厌什么、高兴什么、害怕什么等。孩子们对我产生了绝对的信赖,自然而然地,当我对他们提出常规要求时,他们也就很容易听进去了。在这样互爱平等的关系中,老师和孩子自然就有了一种和谐的氛围。
        二、老师要懂得巧妙灵活地管理孩子。老师要正确地看待孩子的调皮,格鲁吉亚教育家阿莫纳付什维利说过:“调皮是儿童的可贵品质”。


        1、日常教学中,我们老师对于班中调皮孩子常用的教育方式,几乎是责骂和说教。调皮孩子天天挨老师批评,语言严厉、表情严厉、态度严厉,这样的管教反而适得其反,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当作耳旁风,甚至听到孩子直呼:“老师你走开”、“我就不”、“我不喜欢你”,与老师对着干,老师不让他做什么,他偏要做什么。例如:家声做完早操后总会跑去滑滑梯,梁老师围着大型滑梯去追他,可是怎么叫也叫不回,他还故意与老师玩起捉迷藏。我知道小家伙是故意的,我叫老师不要去追他,先组织其他小朋友整理队伍陆续上楼。我故意大声催促剩下的几个小朋友:“我们走啰,回教室吃早餐”,我不时的偷瞄他,发现小家伙也有偷瞄我。我知道他是听到的,我也假装不理他,当全体小朋友都上楼梯了,最后当我走到楼梯口,小家伙飞快跑上来拉我手,瞪着贼溜的大眼睛撒娇地说:“俞老师,我尿急了”,当时我并没有指责他,而是若无其事地说 “好的,快背好小书包,老师先带你回班上”。他原以为又要挨骂了,可我并没有指责他,小家伙就这样紧拉着我的手乖乖地回教室了。所以老师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灵活教育和管理,时而进行严厉的教导,时而巧妙采取心理战术来与之周旋。做到“软硬兼施”,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2、老师要多关注调皮孩子的闪光点,多给他们表现机会。日常中,老师都是喜欢学习好、表现乖的孩子,如:值日生、小组长、小队长、小旗手、礼貌小天使等等都是首选好孩子做。在许多活动中,老师生怕孩子调皮闹事,都尽可能减少他们参加活动的次数,如:早操排队、节目表演等调皮孩子几乎都是安排到队伍后面。尽管孩子还小,但他们也会有自尊心,当他们得不到老师认可,就故意搞事情,想引起老师的注意,获得老师的爱。因此,老师对待调皮的孩子,不要吝啬亲切的语言和肯定的态度,要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表现、提问、互动、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信中成长。使孩子慢慢认识到自己不调皮了,这样老师才会更喜欢。
三、家长工作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
        一位妈妈找到我谈心,说班上的老师无时无刻地给她发信息,如:晨练满操场跑、游戏时与谁谁谁抢玩具、午睡前故意大喊大叫、排队喝水时推小朋友……都是孩子行为的负面信息,老师并没有提及孩子在园的生活情况,让她很抓狂,每天心情都不好。除了担心孩子调皮搞事闯祸, 顾虑老师对孩子的态度,更担忧老师没有办法管理孩子了。这位妈妈对老师的反馈极为反感,要知道以这样的方式与家长交流,不但没有解决孩子调皮的问题,反而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是要讲究方法与技巧的。1、老师要面对不同的家长进行交流,特别是调皮孩子的家长,交流前老师要对家长的个性、家庭背景、文化程度、教育观等深入了解,只有彼此熟悉才能轻松愉快的交流共同解决问题。2、老师要“换位”思考,理解家长作为父母的心情和需求,家长更关心的是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饮食和健康成长情况,在与家长谈及孩子不良表现时,老师要以平和、委婉的态度先说说孩子优点和可爱之处,待与家长之间有了轻松和谐的氛围后,老师再交流孩子在班级的调皮行为,这样家长更乐于接受。3、幼儿园老师具有一定的育儿知识和经验,应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及了解孩子在家的行为习惯,指点和帮助家长用正确的爱去教育孩子。同时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用心和关爱,得到家长的信赖,与家长拉进距离,使得家长更加支持和配合班级工作。
        从事幼教多年来,我收获到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因为无论是乖巧听话的孩子还是调皮捣蛋的孩子,我都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可爱、最纯真的尤物。爱是我们的教育手段,只要我们一视同仁、正确的対待孩子,那么我们终将收获到的是孩子们一颗纯真的爱心。
        

参考文献:
1、《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作者:[前苏联]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天津人民  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2、《孩子们,你们好!》作者:苏 Ш. А.阿莫纳什维利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年出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