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琳
哈尔滨华德学院
摘 要:近年来,产教融合已成为了应用型高校培育人才的新趋势。本文以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产教融合理念,对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线上+线下”一体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实践,以期为高校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项目基金:《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三创四层”融合进阶式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GJB1421610);《基于BOPPPS模型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线上线下一体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GJB1421607);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跨学科多元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GJB1421615)。
一、产教融合概述
所谓产教融合,是指应用型高校按照自身开设专业,将教学与产业相融合,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将高校建成融学科改革、人才培养、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为一体的产业经营实体,实现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这对于深化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产教融合的不足
当前,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开始逐步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不断深入推进产业与高校的协同育人。但深入了解,虽然产教融合引起了高校的高度重视,但很多高校未能与企业之间建立一个长久、完善、深入的协同育人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着眼于短期利益,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人才及精力在产教融合的长久工作上;另一方面高校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未能完全认清,对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导致双方的合作流于书面和形式。在应用型高校经管专业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没有发挥自身特长的优势,没有找准适合达成合作的可以发挥自身特色的企业。具体剖析,高校经管类专业产教融合的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
1.统筹协调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对于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而言,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往往缺乏连通二者的专门统筹部门或人员。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多数存在沟通不畅、统筹不够的问题。除了企业用人部门和高校二级学院两方,缺少一个双方共同成立的组织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双向联动发展机制,建立产教融合专项办公室,将“科研、教学、科学服务”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获得良好的产教融合效果。
2.产教融合缺乏创新和动力
目前,在多数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中,完善的产教融合双向联动发展机制尚未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流于表面,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深层次的探索。很多高校,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进程中,某种程度上双方的沟通协调未到位成为了一定障碍。高校方面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把握不到位,企业方面对高校的软硬件教学设备也没能及时提供支持。尤其是在以工科办学为主的高校中,经管类专业不是主打专业,经管类的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滞后性,无法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需求,如果企业不能及时予以支持,对复合型经管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线上+线下”一体式教学模式措施
1.基于产教融合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资源,了解社会对应用型经管人才的需求,明确“基础扎实、应用为主、口径适中、素质为重”应用型复合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基于高校与企业的产教融合平台,着重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学用结合,着重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实践。
2.构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应用型高校可依托建立的产教融合平台,根据经管类各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基本素质,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式的课程体系。线上课程保证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线下体现各专业的具体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主要实现经管类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线上课程侧重基础知识讲授,形成专业的基本技能;线下课程主要围绕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构建专业模拟实验、企业顶岗实践、专业技能训练、课外商业项目运作、社会调查、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毕业设计以及毕业论文写作等实践教学环节。根据经管类各专业自身特点,加大经管类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实习基地的数量,打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将校外企业实习和校内专业模拟训练有效结合。强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通过多种产教融合方式,校企双方共同商定人才培养计划,在办学条件、技术、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统筹合作,有效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资源优势,采用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模式培养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
3.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打破传统的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讲授知识的课程实施方式,积极实行线上课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渗透教学、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发和引进各种好的应用软件和教学软件,鼓励教师广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1)理论课程“线上+线下”融合
按照“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全校教师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推进课程建设机制改革。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构建线上与线下教学协同发力、融合互补的教学模式,将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作为今后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努力方向,将优质线上课程与有针对性地线下辅导相结合,采取“线上理论课+线下实践课”、“线上优质课程资源+线下小班辅导答疑”等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的目的。鼓励和支持教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引入“翻转课堂”等新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推动教学从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向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转变。加强有组织地教学研究力度,聚焦线上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校内各层面的研讨交流,鼓励教师参与教改项目,从教育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技术等方面深入研究,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2)实践课程“学校+企业”融合
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方案,可建立“学校+企业”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突出实习实训的育人实效。强化校企合作与协同机制,部门实践课程可开设在企业中,或由企业教师授课,提升实践育人功能。校内部分,应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全面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4.完善考试评价体系
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在教学改革中,可调整考试评价体系,明确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具体的考核要求,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适当减少理论考试比例,加大实验、实践考试比重,着重考核学生综合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部分实践课程可由企业或企业教师进行考核。同时,针对线上、线下不同的课程内容,应设计适宜的考核内容,并加强考核过程的监控,从而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监控与考核体系。
结束语
在当前社会各行各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应用型高校如何抢抓机遇,主动适应和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实现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教育教学改革是关键。高校应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以线上线下一体式教学模式改革为契机,全面落实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各项措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