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少媚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富都小学
摘要:通过激趣,学生走近名著;通过走进名著课堂,学生习得读名著方法,养成阅读好习惯等有效策略,为开启名著阅读课堂大门提供了科学稳定的策略参考,在学生心中播下阅读名著的种子,从而让学生走向自主阅读,甚至走上终身阅读的道路。
关键词:中年级;统编教材;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自 2016年9月投入使用后,教材的名著阅读策略,自然成为老师探讨阅读教学的窗口,怎样让教师通过名著教材阅读教学,激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习得读名著的策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呢?笔者就“统编小学中年段语文教材名著阅读教学策略”这一主题,结合教学实际,谈些策略和方法。
一、激发兴趣,走近名著
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强调,要“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当作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说明教师因势利导,引领学生“乐读”名著,让读书“种子”在学生心灵深处生根、开花、结果的重要性。
(一)趣读名著,从师开始
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教师先储备大量的“读书的种子”,把教材要求读的名著先读熟、读透,然后,把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广泛与学生分享,借师之“好读”,促生跟师“乐读”,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在学生心中播下读书的种子。
(二)趣读名著,从课前开始
如果说学生“从师”乐读名著,是教师培养学生读名著的一把钥匙,那么,教师在课前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查找资料,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则是引领学生开启名著殿堂的大门。在学习名著单元之前,教师课前先布置学生查找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影视或文字资料,通过对比阅读,形成兴趣,让影像资料成为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敲门砖。
二、学习策略,会读名著
教材编者为了让学生多读书,习得读整本书的阅读方法,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形成精读、略读以及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每册读书吧都安排名著阅读内容,引导学生习得方法,进行大量阅读实践。
(一)授“渔”,教读名著
阅读教学注重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以“精读课学方法,略读课用方法,课外阅读提升素养,读整本书”落实名著阅读教学方法及路径。
1.牵好“牛鼻子”,落实单元目标要求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单元的编排,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有“导语”,指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师在备课时,抓住单元导语这一“牛鼻子”,通过“精读”“略读”“课外阅读”进行单元目标训练,有机地将“课本”与“整本”整合,形成“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如四上“神话故事”单元导语明确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等语文要素。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把导语作为“引子”依“导”而教,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习得阅读神话故事的一般策略,从而,整体提升语文素养。
如本单元的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分别选自本单元“读书吧”推荐的名著《中国神话传说》《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在执教两篇精讲课文时,首先落实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分别只要抓住“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为万物”等过程内容和将“为什么盗火”“怎样盗火”“结果如何”这些问题有机串联结合,就能脉络清晰地把握课文内容。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神奇
为落实“感受神话中神奇和人物形象”单元语文要素,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之后,边品读重点词句,边想象画面,再进行交流,感受神奇。如教读《盘古开天地》第二自然段,天和地形成神奇画面时,关注重点词句式“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加以训练,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感悟神奇画面。
3.借助词句,感悟形象
神话故事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神话故事里的人物都有神奇的力量,都有鲜明的形象。而人物言行的细致描写更让人叹为观止。比如《盘古开天地》中的盘古给我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主要是动作描写传神,因此在教读课文时,重点关注盘古动作的描写,让学生默读找动作,然后朗读体验、演绎动作,在脑海形成画面感悟盘古形象。
(二)习“渔”,会读名著
为了进一步强化已习得的阅读名著方法,迁移到略读课上,继续培养巩固习“渔”——会读名著的策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本单元的略读课文是《女娲补天》,在把握课文的内容时,引导学生回忆复习两篇精讲课文《盘古开天他》《普罗米修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交流串联内容说课文的大意。
另外,感悟文中神奇的地方和触动自己的情节,体会人物女娲的形象时,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迁移前面精读课文的方法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女娲形象,再 把阅读神话故事的策略又延伸运用到“快乐读书吧”里推荐的整本书课外阅读中,实现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辅助的教学结构,达到让学生从读单篇到读多篇再到读整本名著阅读的目的。
三、养成习惯,乐读名著
在“快乐读书吧”板块,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兴趣外,还把目光转向阅读课程的管理上,让学生养成习惯,自主乐读名著。
(一)制订阅读计划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阅读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整体阅读规划,依据阅读进程规划表,自行乐读,培养有始有终的阅读习惯。
(二)驱动阅读任务
在培养阅读习惯时,当以任务驱动,阅读效果最为显著,避免了阅读名著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如在学习三下第二单元寓言单元时,教师帮助学生习得寓言的阅读方法:关注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细节表达、内涵哲理等,引导学生根据阅读寓言的方法设置学习单,搭建学习支架,降低阅读难度,助力乐读完整本名著。
总之,通过激趣,学生走近名著;通过走进名著课堂,学生习得读名著方法,养成阅读好习惯等有效策略,为开启名著阅读课堂大门提供了科学稳定的策略参考,在学生心中播下阅读名著的种子,从而让学生走向自主阅读,甚至走上终身阅读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2] 汪继芳.对统编教材内容调整与教学策略的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8,(12).
[3] 段宗平.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点创新[J].语文.建设,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