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院校会计教学的改革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第7期   作者:王海燕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市场的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变大。
        王海燕
        黑龙江省贸易经济学校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市场的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变大。而职业院校学校会计专业是主要的为社会提供会计专业人才的地方。我国现在缺乏具有综合素质强,职业道德高并且对相关的财经法规比较熟悉,拥有一些会计岗位所需要的经验与技能的会计专业人才。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会计工作以及会计专业的教育都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与挑战,职业院校学校的会计教学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来应对这些挑战,为社会提供符合要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在本文章中,笔者先是介绍了一下目前职业院校院校会计教学的概况,其中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紧接着提出了三个职业院校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四点会计教学的改革措施以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校;会计教学;改革
        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化导致市场需求发生了些许变更;这就使得对职业院校学校的会计专业的教学的需求变得更高,进而突出了一些职业院校学校的会计专业在教学的时候存在的一些潜在的问题。职业院校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改进的话,会对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改变教学的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对会计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提高职业院校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学质量。
1 职业院校学校会计教学的概况
1.1 职业院校学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学校的会计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应社会的需求,有具体的培养目标,大致包括了三个主要方面。首先,对于一个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有足够的储备,对于专业相关的技能更应该能够熟练掌握并可以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且还应该具备专业素养。这就要求在进行会计专业教学的时候对相关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实践,并且还应该以实用性为基础。为了使得教学更加有效,还应该避免一些重复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培养的时候,不能一味的偏向专业技能,不能一味的强调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应当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做到知识与素养的同步提升。会计行业,最重要的就是职业道德素养,这是一个人能够从事会计行业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就是应当做到岗证融通,并且做好理论知识的学习。岗证融通就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当在工作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考取会计相关的资格证书。职业院校学校也应当在学校多安排学生实践,培养学生的工作经验,使得学生尽可能可以在毕业的时候就能从事会计相关工作,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企业对学生的培养成本。最后就是在教学的时候应当,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技能的学习为主。在课堂上应当结合实际的背景学习好理论知识,通过设置一些实践课程让学生能过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2 职业院校学校会计教学的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前的职业院校学校的会计教学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无法满足当下的市场需求。而对于职业院校学校的会计教学的改革可以改善这一现象,提高会计教学水平,这有利于职业院校学校培养出更多的具有高素质,综合实力比较强的,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的会计专业人才。会计教学的改革还可以通过改善教学方法来激发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从事会计相关的工作的时候进行相关的创造,促进我国的会计专业不断创新发展。随着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当下的社会变得更加的多元化,所以在这个大环境下的会计专业的改革还可以使得职业院校院校的会计教学方式等发生质的变化。会计专业的教学的深化改革还可以使得学生能过更加主动的去接受和学习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综合性会计专业人才。对职业院校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的改革是在社会发展趋势下推动的,是社会发展的必要需求,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对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的一种主要的手段。


2 职业院校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基础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目前职业院校学校的会计专业的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并且在学习中缺乏激情,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当下的职业院校学校的生源大都是成绩基础比较差,才选择了职业院校学校。所以说,进入职业院校学校的学生的基础一般都比较差,这是一个大趋势。这些学生本身学习兴趣比较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制力也比较差 , 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学生学习态度差,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职业院校学校开展会计专业教学的最大的阻力。并且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时会对教学内容难以理解,进而缺乏信心。
2.2 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缺乏实践经验
        职业院校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有待改进,现在的职业院校教师大都是采取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达,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总是按部就班,教学方法单一,这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不好。目前的职业院校院校的教师大都是来自普通高校,这些刚刚从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大都没有实践经验就直接到职业院校院校进行专业教学。所以说教师大都缺乏实际工作的经历,对企业的运作等都不了解。
3 职业院校会计教学的改革措施与建议
3.1 营造授课氛围,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前面提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对学习没有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说想要学好就必须要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在这些前提下再去逐渐建立学习的信心,明确学习的目的。想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学习会计专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学校应当组织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让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市场需求,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办学特点和培养方案等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还可以邀请一些已经毕业的学生来通过交流演讲的形式验证前面所说的,并且通过交流让新生对学习的方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也是营造授课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大利器,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的财务部门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知道自己未来要做的事,这既可以让学生的目标变得更加明确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
3.2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教师的实践经验
        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的动手实践经验也直接关系着最终的教学效果。职业院校学院的教师大都来自一些普通高校,这些高校的毕业生没有进行社会实践就直接进入职业学校进行专业教学,所以说学生在教学实践经验这方面还是比较缺乏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待提高。所以学校应当经常组织教师到学校对口的实训基地进行实践,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还可以到实训基地由实训指导老师指导会计专业教师学习,来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对于专业教师自身也应当自己主动的去学习来提升自己,可以积极的去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结语:
        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职业院校学校的诸多问题都显现出来了,这对职业院校学校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学校可以通过各个方面的改革来改善和提高职业院校学校的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多,综合素质更高的会计专业人才。笔者在文章中已经对我国职业院校学校的会计专业概况以及当下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在未来也需要不断的对职业院校院校进行问题发现以及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我国职业院校学校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梁伟玲.论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J].职业,2012.
[2]孙立莹.简述职业院校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