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永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马甲第二中心小学 福建 泉州 362014
摘要:儿童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别的文学类型,儿童诗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如何更好地开展儿童诗教学,提高儿童诗教学的成效,也是每个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思考与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儿童诗的涵义出发,提出了一些开展儿童诗教学的策略,以为广大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小学;儿童诗;教学
儿童诗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文学类型,与其他现代诗相比,儿童诗多以儿童的视角出发,语言充满童真童趣,内容天马行空,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此,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包含了很多儿童诗作品。如何更好地开展儿童诗教学,发挥儿童诗的教育价值,是每个语文教师需要思考与探究的重要课题,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对儿童诗产生兴趣
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有一定的氛围,儿童诗的教学也是如此,好的氛围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代入氛围,也能激发学生对儿童诗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法来营造氛围,根据具体的儿童诗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特征来设计情境,儿童诗大多具有生动的意象,灵动的意境美,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代入情境,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好地理解儿童诗的意境美。情境创设可选择的方法有很多,如当前广泛应用的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动画可以让创设的情境更生动灵活,也能让学生的感受更具体形象;教师也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儿童诗的学习能更主动积极。
譬如,《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图片上有个小女孩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周围是闪闪的星星与夜空,“同学们,看到这幅画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学生们被画面吸引,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由此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激发了学生对儿童诗学习的兴趣。
二、妙用朗读,让学生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
朗读是阅读方式的一种,与其他的阅读方式相比,朗读需要以有声的语言对文本进行大声的诵读,诗歌大多讲求一定的韵律,由此朗读十分适合诗歌的阅读。儿童诗也比较讲求韵律,虽然不像古体诗那样要求严谨,但也有押韵的要求,诗句具有节奏与停顿,默读不容易体现出儿童诗的这种韵律美,朗读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儿童诗的节奏美与音韵美。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说:“儿童诗是美的诗。它发掘出人的心灵中丰富的普遍存在的美,去陶冶儿童稚嫩的心灵,是儿童感情上的营养品。”语文教师在开展儿童诗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朗读的方式来体会儿童诗的内在韵律美,在朗读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与断句,还要注意朗读时的语音语调,读出儿童诗的情感。为让学生的朗读体验更丰富,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教师范读、学生个人朗读、学生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提高学生对儿童诗的审美能力。
譬如,在开展《四季》的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先由教师进行范读,调动学生的情绪,再让学生自由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声音的长短、轻重与高低,还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在诵读中陶治儿童感受语言美的情操。可以让教学过程更富有趣味,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善用提问,让学生深入理解儿童诗
提问是教学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师在开展儿童诗教学时,也可以尝试采用提问法,让学生一边阅读诗歌,一边进行思考,这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儿童诗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创设问题时,语文教师也要从具体的儿童诗内容出发,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设计问题,问题要具有针对性与启迪性,能启迪学生去深入思考,儿童诗大多天马行空,教师在提问时也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激发。教师还需要注意提问的时机,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提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童诗,也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譬如,在开展《夜色》的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如“诗里的小朋友开始为什么怕黑呢?他后来又为什么不怕了呢?”,让学生们一边阅读,一边进行讨论与思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万物皆有情,它们也许都有喜怒哀乐,伤心了会需要安慰,有心事时,也需要倾诉。寥寥几句,夜晚“我”还能听到什么?看见什么,请你学着书上的样子说一说,欣然走进儿童诗大的意境,走进创作性的空间对话,丰富了儿童的精神乐园。
四、唤起想象,让学生产生创作的灵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是无限的。”孩子的心间,天生带着想象力的种子,当他们与世界万物相遇时,这些神奇的种子就开始生根发芽,逐渐长大,盛开成一朵朵独特的花儿,每一朵都独具特点,带着不同的生命力,呼唤你用愉悦的心态去驻足交谈。儿童诗的内涵和感情要通过高度的想象来表现。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想别人所想不到的,想别人所不敢想的,学生的想象就苏醒了,诗意就诞生了。他们会用全新视角去的感受生活和事物,用细腻的心去蹄听世间万物的心声。
譬如《我想》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非常讲究,文中“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変化做什么的想象,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他们情趣盎然,诗意芬芳,课堂自然是五彩缤纷的。他们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与培养了学生创编儿童诗的兴趣。正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雪野说:“读诗能培养孩子优秀的想象力、语感和思辨能力,有诗浸润的童年会更有颜色。”
总的来说,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儿童诗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诗教学,就像一股清澈的泉水,滋润着儿童的心田,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儿童拥有一颗善良、温柔、敏感的心,懂得给予、奉献和感动,以此心灵观照世界。作为语文教师,可以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以朗读帮助学生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以提问启迪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童诗,唤起想象,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达到以诗育美、以诗育心、以诗启智,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参考文献:
[1]王兰英.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研究[J].江西教育,2019(24):46.
[2]魏倩. 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丁明秀.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现状及成因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1):3-5+22.
[4]赵巧临.走进美丽的儿童诗——谈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儿童诗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2(04):39.
[5]黄琼莺.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世界健康成长——探究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有效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17(10):51.
[6]周鲁迪. 小学语文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