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波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第三中学 1363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是教师、学生、文章之间的对话过程,担负着提高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重任。然而在一些教师具体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不显著,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缓慢,阅读兴趣也不浓,阅读教学成为其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障碍,直接制约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水平的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引言
高中语文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阅读技能,养成良好阅读赏析、品鉴能力,以及陶冶情操的关键时期。但与此同时,高中生又处于人生中的青春叛逆时期,容易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指导方法存在内心抵触、抗拒和其他的消极心理,导致师生之间关系逐渐疏远,产生心理隔阂,从而影响到整个语文学习的质量。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寻找创新、趣味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一改往日教学风格,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下面就是笔者的一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经验分析,望能对同仁有所帮助。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
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而过于重视枯燥的、机械的阅读理解试题训练。虽然,新课程改革如今已经历经八次,素质教育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很多高中语文教师也开始逐渐认识到传统阅读教学中单一、枯燥的试题教学训练模式弊端,进而下决心整改。但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依旧是思想抱残守缺,观念故步自封,不愿接触新的阅读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大量的阅读理解试题训练,常常令学生头痛不已,很多学生被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得无法喘息。阅读学习的兴趣由此荡然无存,可想而知其教学的质量将会如何。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就是与兴趣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兴趣是一个人前行的动力。但是,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和古板的教学思维会磨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仔细阅读文本、关注文章是读懂作者心理的好方法,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认为阅读理解是程序化的、枯燥无趣的,阅读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学生没有体会文学作品中细腻的美感和情感的升华。这样缺乏兴趣,单纯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的学习是令人感到沉闷的,课堂教学自然也谈不上有趣、高效。
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有效对策
(一)教师自主学习,开拓教学视野
给学生一杯水,首先教师要自己具备一桶水。语文教师的语文功底和职业素养,将直接左右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甚至是整体语文学科教学的质量。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思想,更要勇于自主尝试,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求激发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思考和分析能力,达到叶圣陶先生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阅读教学要紧抓文本材料的特点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按照文章的体裁编排,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遵循作品体裁的特点,按照单元教学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如诗歌散文类作品,教师要采用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感。尤其是古典文学中的散文和诗词,在教给学生朗读方法同时,教师还要指导督促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甚至能达到背诵,切忌一讲到底。对于议论说明类作品,教师要精心设计阅读提纲,合理安排阅读过程,指导学生有重点地阅读文本材料,理清论证类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过程,明确说明类文章说明对象的特点及说明的方法,切忌句句段段平均用力。对于小说戏剧类作品,教师要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关键的故事情节,抓各种典型的描写手法,分析人物精彩的动作、语言及心理,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及意义,达到理解作品的目的,切忌平铺直叙,面面俱到。
(三)丰富阅读形式
阅读的形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仅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爱好被磨灭,而群文阅读是一种较新颖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是指将几篇文章放在同一节课中,教师找准这些文章的内在区别和联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生通过对比文章,形成自己的观点,对文章有自己的总体认识,细化阅读,最后实现学习目标。群文阅读的方式可以弥补传统阅读课堂的不足。教师使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有较多的收获。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要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学会自主阅读,学会自我品读;能从不断地做题和欣赏评价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写作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阅读教学,通过观察学生近期的生活现状,选择合适的篇目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感悟。
(四)倡导整书阅读,陶冶健康情操
整本书阅读教学,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颖的概念,并且很多高中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接触过相关方面的教学启发,但多数情况下,语文教师对这方面的教学引导并不深刻,因此,学生也基本上是浅尝辄止。但综合来看高中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的教材内容,我们几乎都可以看到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指导要求。它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在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学习后,拓展阅读视野,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阅读学习方法,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品鉴能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革命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结束语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彻底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努力探索尝试科学高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学习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汉卿.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20(29):49.
[2]田长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11.
[3]周怡.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