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7期   作者:林知
[导读]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实施因材施教,确保语文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林知
        望城区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湖南省长沙市   410200
        摘要: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实施因材施教,确保语文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语文教师要知道每个学生的基础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为了避免班级中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采取分层教学法开展教学非常有必要。下面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对于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分层教学;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初中语文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起着启蒙的作用,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这样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在同年级中会有不一样的层面,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的时候也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为了帮助每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教师应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学生的教学需求,通过进行分层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1分层教学概念
        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分层次教学指的就是在教学过程当中,语文教师根据学生当前所掌握的能力和情况来进行水平等级分组,每一个不同阶段水平的学生所接受到的教学内容有所差别,处于不同阶段当中的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区别对待来实现自身更高效率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首先能够让分层次的教学模式适应教学课堂,从而让这种形式对学习过程当中的学生进行分层改组,每一个能力阶段的学生都能够接触到自身所需要的语文教学知识,而且还能够保证没有超过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知识限度和能力水平。其次,总分从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措施,也能够保证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拥有更高的效果,让高效课堂的打造在分层教学模式之下进行的更加顺利,因而让教学课堂在新的教学环境当中可以实现更高的教学价值。
        2初中语文组织分层教学指导的策略
        2.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精准分层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和优势,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精准的分层,这是开展分层教学最重要的一步,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课堂表现、考试分数等因素,不要完全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分层的依据,而要全面考虑学生的综合表现情况。对于班级中学习基础扎实、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可以划分为A层;对于学习基础一般、课堂表现一般的学生,将其划分为B层;对于基础薄弱、综合表现较差的学生,我们将其视为C层。在教学中,针对A层次学生,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可以适当提升;针对B层次学生,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当遇到问题时鼓励学生自主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上可以获得突破;针对C层次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使C层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语文知识,并跟上班级的整体学习进度。


        2.2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深入发展,对语文课堂的构建模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出现了很多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比如合作学习这种活动就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应用。小组合作再加上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让初中作文的课堂实现优化升级的理想效果,借助分层次教学模式可以助力于初中作文课堂新型设计和高效打造,作文课堂的构建在这种模式之下完成自身我和新环境教学要求的改变,从而在新的教学环境之下,让初中语文的作文课堂获得更多有效的教学帮助来突破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局限性。以此来完成初中语文课堂的优化打造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作文课堂,实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在新的背景当中完成自身的革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差异化能力水平来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之间的帮互助来实现学生个体之间的互相促进与优化,而且在小组合作的环节当中能够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性和自由性,所以可以帮助学生的作文学习在小组合作的模式当中得到进一步的自我发展。除此之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对层次作文教学课堂先出更加强大的适应性,这种学习模式更能够兼容学生差异化的学习情况,因此可以在分层次教学的课程当中发挥更加独特的教学优势。
        2.3了解学生差异,确立教学目标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思维和理解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活动,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最好的水平,我会根据教材内容先确立课程的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明确自己的水平,明白这一篇课文所掌握的程度,然后向着更好的层次努力学习,了解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学生之间也可形成互相监督的模式,一步一步的稳定学习。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面向学生分为了三个教学层次,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着重分析重点难点。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这一篇课文时,我会制定出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一层次为基本目标,所有学生都要掌握。必须熟背课文,理解故事意义,并能简单运用教学内容;第二层目标为发展目标,在基础目标的前提上,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用这些知识提高基础技能,第三部分为提高目标,在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的目标基础上,能够学会合理应用,并且能够将有关语文知识独立分析,以及有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题目的能力并且可以解决一些开放性题目,这一部分侧重于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让学生可以准确知道自己处于哪一层次,然后向着下一层次努力学习。
        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模式,能够确保语文教学顺利开展,同时照顾到全体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不断成长,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晓敏.浅谈体校初中语文分层作文教学[J].文学教育(上),2018(12):116-117.
        [2]俞乐.分层递进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8(28):83-84.
        [3]刘跃明.因材施教法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传播力研究,2018,2(27):215.
        [4]韩晶.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