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莹
东方中学 海南 东方 5726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对高中数学教学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经验,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供充分的师生互动的机会。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带着好奇心进行教学,从而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将对教学中影响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的因素和意义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实施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问题意识
【正文】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中,由于学生一直以来已经习惯了被动地接受知识,常常与教师缺乏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和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不能够及时和教师进行沟通来快速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所以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因素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指明了新的方向。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受到传统教学方法和其他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缺乏问题意识,不能够积极进行思考和自主探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这可能是由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因为长期以来,学生一直是接受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常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急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理解是否充分。其次,部分学生可能是由于缺乏提出问题的勇气,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是青春的叛逆阶段,心底的想法常常不希望和别人分享,再加上具有比较强烈的自尊心。另外,还有绝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高中数学教师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没有充分重视起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发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常常会认为只要背诵或记忆公式等知识点就够了,但是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对其的理解和运用是十分重要的。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部分学生在通过教师指导后能理解大部分内容,而剩下不理解的部分很多学生宁愿选择直接去背诵和记忆也不愿意去请教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教学效果非常不好。所以在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合理制定教学活动,在每节课的时间中留出部分时间来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鼓励同学进行自由提问,共同交流来解决难点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查缺补漏,而且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自由的沟通平台。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具体策略
3.1建立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发言
高中阶段的学生常常自尊心较强,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欣赏,这要求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用欣赏的眼光来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信赖教师,这样学生也会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一些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让课堂更加丰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联想,主动探究,使学生不断创新,挖掘教材的深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
例如,在学习高一新教材中的“平面向量”的相关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复杂,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比较抽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联想物理学科中的向量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于心中的疑问勇敢地表达出来,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外,教师可以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交流中进行解决。这样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下接受新知识,从而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
3.2创建适宜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能够主动地应用数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必须要注意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其次,也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使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有助于学生能够发现新的问题,从而有助于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网络资源来创设更加丰富多彩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从而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高一新教材中的“立体几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者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对基本的立体图形进行了解,又或者可以使学生用泥土亲手来制作各种形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立体思维。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还能使学生对后续知识点的学习产生好奇,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3.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当然,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是让学生停留“勇于提问”的水平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各种各样适宜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将学生逐步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可以顺着教师的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提问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供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探究,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结束语】总之,就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而言,虽然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但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适宜教学手段,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充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蔡丽妙.巧设问题 助力学生思维的培养――以人教版《数学》第八册“乘法分配律”为例[J].名师在线,2021(13):60-61.
[2]马丽,邵丹玮.在线教学中改进师生交互的策略探究[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05):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