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凌焰
仓山区下渡中心幼儿园 福建 福州 350007
摘要:疍民文化是中华传统特色文化的一个分支,为了让幼儿充分认识、传承文化内容,我们可以做好幼儿教育疍民文化渗透工作,使之在疍民特色文化熏陶下,感受疍民优秀品质和勤劳、坚毅的性格,喜爱上这些优秀文化,从而让幼儿在文化渗透中激发自己主动学习意识,培养自己在学习中的韧性。
一、凝练疍民文化主题,开展特色的兴趣性的文化教育活动
幼儿是其人生中认识、探索知识与外界事物的启蒙时期,对新知识、新事物总是充满着一颗强烈的的好奇心,希望通过模仿学习外界令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疍民也可称作连家船民,一船为家,终生漂泊于水上,早期文献成他们为游艇字、白水郎等等,生活在福建闽江中下游及福州沿海一带水上。疍民身上拥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质及优秀的群族品格,在长期的生活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风俗习性、礼仪文化等等,其中可供幼儿观赏和学习的娱乐性文化内容有很多,可以从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及认知能力出发,让幼儿心中尽早种下民族特色文化种子,继承和发扬疍民身上特有的精神品格和积极地生活态度,使之学习体验过程中,健康成长,逐渐走向成熟。对于如何有效的学习疍民文化,可以结合幼儿兴趣点所在,从疍民文化众多特质元素中提炼一个学习主题,然后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文化体验实践活动,潜意识地感知疍民文化中所蕴含的的特质内涵,提高他们感知、学习疍民文化。
(一)从饮食入手,领略疍民文化饮食内涵
生活是认识的动力与源泉,生活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实践教育方法,为了增强疍民文化学习效果,可以以幼儿日常饮食为教育出发点,确定一个适宜的、充满内涵的饮食主题。
例如,在疍民文化中,疍民的饮食结构为海鲜与河鲜、生吃与腌制、艇仔粥与打边炉等等,它们种类齐全、制作手法独特。教师可以以“艇仔粥”为教育主题,让幼儿观察与品尝,正宗的艇仔粥是疍民水上人家利用打捞上来新鲜的鱼虾蟹蚬螺等等,放置于锅粥之中,煮熟后其汤鲜美无比。艇仔粥制作手法简单,学习起来简单,教师可以利用现场示范,让幼儿学者做,以此加深幼儿体验印象,让他们探索疍民饮食中艇仔粥的奥秘。
(二)从民俗探究入手,感受疍民文化无穷魅力
在疍民文化中,当地民俗是其重要表现内容,在当地举办节日、婚礼、庆典等活动时,教师可以从民俗探究入手,引导孩子们学习这些活动举办之根源和现在活动举办的创新点,寻找他们之间的联系点,从而体验这些民俗的悠久性,以此确定一个情景式的教育主题。例如,教师可以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疍民节日活动习俗,营造一种疍民风俗氛围。农历正月初二到初四,疍民妇女和儿童有上岸讨粿的习俗,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别扮演疍民和汉民,并且模仿疍民制作一些讨粿吉利话、唱诗,让幼儿对唱对答,让幼儿亲身体验到疍民民俗的乐趣性。
.png)
(三)从传统手工艺观察入手,开展疍民文化艺术体验活动
疍民文化中传统手工艺不但凝结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心血,还能够代表当地特色文化,因此,教师可以再平时多收集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材料,例如疍家糕制作技艺等等,一方面让他们仔细观察,体验制作过程,一方面与他们探讨疍家糕制作过程,共同收集一些必需的制作食材和制作工具,激发他们学习、探索的兴趣。
疍民文化中之“疍家糕制作技艺”属于疍民文化遗留下来的特色传统手工特色文化,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去当地体验这种手艺传承情况和制作过程。同时,开展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和协助下,再现民间手工艺的制作过程。
二、渗入民间艺术传承教育,推进本土特色教育工作
在传承疍民民间艺术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幼儿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精选典型性、能够引起幼儿主动学习兴趣且简单易学、形象味十足的地区特色民间艺术教育资源。疍民文化中有很多制作工艺简单,但是文化味浓烈的艺术品,教师可以引领孩子学习它们的制作方法和过程,从中学习、体会特色文化底蕴,推进民间艺术传承教育,对于民间文化艺术光彩重现及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疍民民间歌谣是民间艺术教育的“活教材”
一般来讲,童谣具有结构简单、内容易读、节奏明快的特点,孩子们易记忆、易歌唱,它是当地人们结合自己生活感悟,以艺术性的手法制作和创造出来的,是广受孩子们欢迎的一种口头式语言,里面参杂着多种生活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能够传递着当地人们劳作、风俗相关信息,是进行民间艺术教育的一本“活教材”,可供孩子观赏、学习用。
例如,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带有福州特色的民间童谣,利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以乐读的方式感受当地人们生活场景画面,并且组织学生扮演福州民间童谣中的角色,使之迅速进入福州话演练情景之中,口头表达、传递童谣信息内容,从而真实感受到福州童谣学习乐趣。
(二)体会疍民舟居历史,重建疍民特色历史文化
疍民具有亲水的个性,它们多是临水而居,因此,其文化发展与水有着很大的渊源。他们的船长度多为5-6米,宽约3米,首尾翘尖,中间平阔,并有竹篷遮蔽船舱为居所,他们的生活方式简单古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立足于周居基础之上的历史文化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有许多临水疍民村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许多新村,他们很多都搬进了新居。加上国家实行改革开发,传统的临水而居失去了经济支撑,在强大的教育政策下,他们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为了重建疍民特色历史文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根据幼儿实际学习情况,以原有内容为模板进行改造,以游戏活动等的形式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探索欲。
(三)挖掘疍民渔商文化资源
游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能让他们体会合作的重要性,疍民临水而居,他们的生活以打鱼与经商为主,因此,疍民文化中包含着很多特色的文化资源,对此,教师在推进疍民文化教学工作时,将这些特色的文化资源引入幼儿日常教学中,从而让他们高效地感知、学习疍民渔商文化。
例如,教师可以从疍民悠久的打鱼历史中挖掘与时代价值相一致的文化资源,让幼儿能够体味到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使之能够感受到海洋资源的广阔性,培养他们积极进取、探索精神。在一些游戏活动中,准备一些服饰道具,让幼儿扮演渔民,体会学习他们特色文化的乐趣等等
.png)
结语
为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疍民文化优秀内容,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收集、分享疍民文化学习资料,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疍民文化体验活动,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进行生活化的教育,让他们直观形象感受到疍民文化的优秀内涵。
参考文献:
[1] 毛丹萍.挖掘闽南文化资源,探索幼儿教育新路[J].华夏教师,2014:100-101.
[2] 齐玮.幼儿园闽南本土文化教育的实践[J].赤子(上中旬),2016: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