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哲霞
武都区东江幼儿园 甘肃陇南 746000
摘要:开展生态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生态意识、发展生态文明。在此背景下,幼儿园也需积极落实生态教育,在幼儿时期就培养孩子们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使其珍惜、节约自然资源,以此实现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幼儿园需积极开展生态教育,还需结合生态教育的相关内容,创设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以此保证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态教育背景;幼儿园环境;创设建议
生态教育属于新型教育理念,即结合生态教育的理论知识与日常教育工作。当前阶段,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因此生态教育也在大范围普及。这其中,在幼儿园开展生态教育,需要园方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并在创设期间融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使幼儿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在创设生态教育环境时,幼儿园需综合考虑室内外场地、室内外装修等多个方面,以此创设优质的生态教育环境,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一、主题墙创设
在幼儿园中,主题墙是孩子们活动的主要环境。针对主题墙而言,其需要充分突显教育主题的相关内容。在开展教育活动前,幼儿园需要合理布置主题墙的相关装饰品,在布置时需结合活动主题与相关内容,使二者相互匹配。同时,幼儿园需要准备丰富多样的装饰材料,如各种插画、贴纸、图片等,或鼓励幼儿创作后选择优秀作品进行装饰,这样不仅可以突显主题,还能带动幼儿积极参与。此外,主题教育旨在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因此装饰主题墙时,应避免装饰品过于单一的问题,应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实践技能、情感认知等方面。例如,幼儿园可以组织以“多种多样的树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学习各类品种的树木,使幼儿意识到大自然生物是具有多样性的。随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动手绘制有关树木的图画或手工制品,在幼儿制作时向其传达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与保护树木的意义。通过此种方式,幼儿动手制作树木,可以加深幼儿保护树木的意识。不仅如此,在后续的主题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更换主题墙的装饰品,如换上幼儿动手制作的图画与手工品,并将活动期间拍摄的照片贴在主题墙中,以此加强幼儿的成就感,使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主题活动,并带动幼儿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区角创设
在幼儿园整体环境中,区角也是极为重要的活动场所。在创设区角的环境时,幼儿园需要高度重视空间设计,需合理把控位置与大小,并结合幼儿实际人数进行设置,需避免空间过大或过小的问题,以此营造良好的温馨感与舒适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区角设置在视角盲区,或是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区域,以免幼儿活动时出现不良问题。在创设区角环境后,教师就需要带领幼儿开展区角游戏,应结合区角环境与活动主题,并确保每名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以免使幼儿产生失落感。在选择区角活动的游戏材料时,教师也需要确保游戏材料适合幼儿使用,并最大程度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游戏材料。此外,在确定区角游戏的主题时,幼儿教师可以提问幼儿,并遵循幼儿的兴趣与想法确定主题活动,如角色扮演等。通过此类游戏,可以加强幼儿对各种角色的了解,如森林园丁、森林保护员等。同时,在游戏中,教师需要将生态意识贯穿到活动的始终,应不断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量,并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以此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根本价值,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1]。
三、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
创设生态教育环境时,幼儿园不仅需要对室内进行调整,还需积极利用室外的生态环境资源。例如,幼儿园可以在室外设置生态园区,并在园区内种植各类植物,如果树、农作物等。在农作物成熟时,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开展采摘活动,使幼儿明确认识到农作物成熟到收获的各个阶段。同时,幼儿园可以在户外设置一些娱乐设施,如树木下搭建秋千等,使幼儿更好的观察自然环境。不仅如此,除了在幼儿园的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去附近的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这些场所都有助于高效落实生态教育。又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踏青、写生等,使幼儿完全身处自然环境中。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联系幼儿家长,要求家长在周末带领幼儿踏青或参观海洋馆,通过亲子合影,进一步拉近幼儿与家长的关系,并加强幼儿对生态环境与自然生物的认知,以此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利用价值[2]。
结束语
总结上文所述,在创设生态教育环境时,幼儿园不能简单的使用摆件烘托气氛,应结合活动实际内容进行多样化布置。同时,教师需要自然传递生态教育理念,不能采取灌输式等方法,以免影响幼儿的学习状况。此外,教师需关注幼儿情感和道德教育,并将二者与生态教育相互整合,通过此种方式,使幼儿意识到珍惜资源、爱护环境是一种良好品德,进而有效培养幼儿的生态意识,使其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义华.生态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优化[J].山东教育:幼教版,2019, 000(003):P.123-124.
[2]马碗玲,杨文.关于生态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J].求知导刊,2020, 000(004):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