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常红
济南市历城区钢城幼儿园
摘要:幼儿的语言活动不能仅仅着眼于单纯的技能培养,更重要的是在教育中以形式多样的兴趣为载体,达到幼儿语言发展的目的,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关键词: 兴趣;主动性;个性化语言环境
幼儿期正是孩子良好语言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幼儿教师,必须重视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作为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活动中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平时和孩子交流时,多给孩子们创造“说、讲”的环境和机会。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刻不容缓。而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语言,幼儿园的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表现又以语言表达为主,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对幼儿智力的开发。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使幼儿能轻松愉快地用语言进行交际,让每个幼儿的语言在“对话”的平台上,得到迅速发展和提高。然而,幼儿的语言活动不能仅仅着眼于单纯的技能培养,更重要的是在教育中以形式多样的兴趣为载体,达到幼儿语言发展的目的,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使幼儿在想说、敢说、会说的同时,我尝试着做了如下探索:
一、以赏识激发快乐,为幼儿创设和谐、愉快的良好语言环境。
幼儿语言是在幼儿所处的环境实践中不断感知的过程,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支持和引发幼儿表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调整选材的关注点,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原有经验,尽量选择故事情节发展奇妙、能够激发幼儿欣赏和阅读兴趣的故事,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话的信心和勇气。
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好奇、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日积月累,幼儿的词汇量不断增多,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我还利用创编诗歌的方法,让幼儿把话说的更加连贯、流畅。如仿编诗歌“摇篮”,通过欣赏优美的诗歌,使幼儿对诗歌产生了兴趣,从而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按诗歌的格式,创编自己想到的摇篮的样子。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有了发挥才能的机会,既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又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积累交流与表达的经验,理解语言的意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证明,结合幼儿原有经验的优秀故事作品能在更大程度上支持幼儿学习词汇和句式,使幼儿产生“愿说”和“想说”的心理需要,创设融洽的气氛,从而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二、在日常生活中创造个体化语言活动环境,成为支持幼儿语言发展的桥梁。?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生活中“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因此我们将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作他们学习语言的场所。一直以来,我们利用晨间谈话的时间,坚持开展小朋友讲新闻活动,并请孩子们学做小主持人。开学初,大多数孩子只能讲早上起来穿衣服,穿好衣服洗脸吃早饭,吃完早饭来上幼儿园等等这些简单的流水帐新闻。为此,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什么是新闻?并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新闻。慢慢地,在我们的鼓励、引导下,孩子们能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有趣的事讲给大家听了。高畅小朋友讲了自己在家中认真练跳绳的事;果果小朋友在新闻中告诉我们,她爸爸出差了,妈妈很想爸爸,还哭了……等等,孩子们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了。这样既锻炼孩子们的胆量又让他们在看、听、讲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每一个积极因素,鼓励幼儿亲自去看,去听,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诱发幼儿积极发言。如:“今天下雨,早上你是怎样进幼儿园的?”“路上的行人看见下雨是用什么雨具去上班、上学的?”这时幼儿一般都会兴致勃勃地向你作介绍。由于幼儿有了直接感知事物的形状、色彩、动态,教师又及时进行启发诱发,使幼儿有了更多、更有利的语言练习机会,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水平,让每个幼儿在入情入境的环境里感受语言,学习语言,表达语言。
三、层层深入,快乐游戏,促进幼儿语言和智能的发展。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体,生动有趣的游戏,是培养幼儿感知事物,发挥想象,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在一次以春天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前,我已为孩子们准备好了美术活动“春天的色彩”一课的操作材料。但课前教室外飞进了一只蝴蝶,虽然这只是一只极其普通的蝴蝶,但孩子们似乎都被那只飞来飞去的蝴蝶吸引过去,我知道在下周的进度表上有一次关于认识蝴蝶的教学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此时“喜蝶”的感情得到宣泄,我决定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放弃“春天的色彩”一课做的那些已经就绪的工作。我让孩子们边观察蝴蝶飞舞的双翅,边欣赏诗歌;我请他们用身体的动作模仿蝴蝶飞舞,让他们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等等。孩子们在学习中,交流着快乐感觉……这样的互动包含着智慧的激发与碰撞、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支持。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身上所负载的社会文化不是以从上至下“倾泻”或灌输的方式传递给儿童,而是一种哺育,一种滋润。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在语言教学中发掘教育资源,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幼儿在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幼儿语言的培养,不单是通过某一节课或者某一个环节所能达到的,还应抓住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有利时机,不断发掘潜力,逐步培养幼儿的语言,开发其智力,使其天天向上。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切机会,多与幼儿交流,让孩子们无拘无束的表达、交流、争论,满足幼儿“说”的愿望,让孩子们的明天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