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芳
黑龙江省虎林市第五小学校 黑龙江 虎林 158400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要内容,强化识字教学有助于奠定学生语文学习基础,培育学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更多传统文化。在当前信息化教学发展环境中,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有效整合受到较大重视。当前要注重分析新课标标准要求,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合理分析。结合识字教学现状制定融合教学策略,旨在提高识字教学信息化发展成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整合策略
识字教学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重要基础,是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重要内容。近年来新课改进程逐步加快,新课标对小学阶段不同年级识字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在认识识字教学重要性基础上,要注重对教学方法深入探究。传统识字教学主要是基于语言解读、笔画示范为主体,有助于调动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质量,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识字教学中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注重教学直观呈现,有助于调动学生识字兴趣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要注重对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学习现状、兴趣所向、情感认知规律进行分析,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对抽象化汉字组成的规律、字义进行分析,将多重内容整合到视听课程资源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便于对汉字学习规律有效把控。比如在《小小竹排画中游》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整合多媒体教学课件指导学生认识到各类汉字。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在课堂上展示一组旅游图片,再向学生提问,图片中游客乘坐的工具是什么呢?多数学生能回答出其是小竹排。之后教师再对竹排概念进行讲述,其主要是通过竹子扎制而成的交通工具,再出示汉字“排”,小竹排的竹子都是排成一列的。让学生根据竹排样子,分析一下“排”字的主要特点。让学生根据图片观察,在讨论联想中分析“排”字的主要构成,有助于学生强化汉字的初步认知。在此类教学设计中,主要是实现了信息技术运用,实现了教学活动的图文结合。指导学生观察认识“排”字,这样能根据实体形状掌握汉字基本结构,有助于强化识字成效[1]。
二、做好微课导学,实现学生自主识字学习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在教学领域能全面渗透,当前要注重整合信息技术运用做好微课开发与应用。微课短小精悍,包含的内容较为充实且精炼,有助于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保障。在小学阶段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对微课特点进行判定,能为学生补充更多时效性较高的导学应用资源,有助于强化学生综合识字能力。比如在学习“青”这个汉字,教师可以结合偏旁部首对相关汉字进行收集,制作更多趣味性较高的微视频。
在微课导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游戏形式合理运用,整合较多偏旁部首与“青”相关的汉字,然后根据偏旁部首说明汉字的含义。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辨音辨形,强化学生汉字把握能力。之后教师基于微课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主训练,全面巩固识字学习成效。
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中融入微课,便于对原有的教学结构合理优化。在教学中可以播放微课,通过微课对教学结构合理优化。通过微课展示雪地中的小狗、小鸡、小鸭、小马的脚印,通过动态化画面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将学习关注点转移到动作脚印中。通过良好的课堂教学导入,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后续系统化识字教学中,可以通过微课引导学生认识“竹、群、为、步、参、加、洞”等汉字,讲述“马、竹、用、几”等生字,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字形,为后续书写活动组织开展奠定良好基础。随后结合文本材料引导学生对生字合理应用,比如在微课中展示一幅画。之后进行语言引导,“下雪了,雪地里来了____,来了____,来了____,还来了____......”。通过针对性引导,能让学生对原文内容有效复述,还能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学习汉字。最后通过微课集中展示“竹、马、用、几、牙”等生字书写过程,强调各个偏旁部首与间架结构,能强化学生综合书写能力。
三、实时互动教学,强化学生识字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活动时重要元素,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要注重全面发挥信息技术应用优势。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集中优化,规范化拓宽课堂互动教学范围,提高互动成效,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完成识字学习任务。在当前各项信息技术运用中,教师要注重强化各类教学元素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教师要注重强化师生沟通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语言、非语言路径与学生交流,积极调动学生汉字认读、应用、书写能力。在平等互动中全面融入到多媒体识字氛围中,通过相对逼真的情境作为教学纽带,强化师生群体情感、知识联系。在教学中注重师生活动,在《雪孩子》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分组学习,通过教学设备展示更多互动任务。指导学生做好汉字积累以及识字经验整合,完成高效化的互动任务,强化沟通。教师还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信息技术运用,在利用微课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之后能阅读文本,实现汉字识记,提高自身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对课上、课后教学有效衔接,注重课堂交流。对网络平台规范化运用,将课后学习归纳到网络学习环境中,指导学生在线互动、点拨,实现课后有效巩固[2]。
结语: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较快,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有效应用是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组织开展中,要注重深入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价值。整合信息化教学设计重要优势,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识字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颖. 试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25):44-46.
[2] 吴兴鸿.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