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性的作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7期   作者:李群
[导读]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教师一般采取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无法提升数学学习兴趣,并且无法真正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因而就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李群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清泉小学
        摘要: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教师一般采取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无法提升数学学习兴趣,并且无法真正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因而就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创新数学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性的作用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性;作用探讨
引言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抽象化、立体化、复杂化的思维特点,课堂中教师应该帮助小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与数学逻辑,将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点与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结合与应用,从而有效解决数学难题。而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勇于研究,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阶段新型教学模式进行结合,不断寻求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方法,让小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开拓学生的课堂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打造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高效课堂建设的意义
        每一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根本的意义和作用,高效课堂也不例外。建设高效课堂是当前教学环境和教学情况所迫切需要的。当下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较差、教学理念出现偏差等,这就会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学习到有用的知识,而且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填鸭式教学更是随处可见,这些现实问题和情况,无一不要求我们加快对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发展。以此,高效课堂的建设就成为了必要之路,建设高效课堂就是为了将教学效果差、教学效率低、教学理念错误的问题改进和剔除,促进教师采用可行的新理念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
二、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导入环节帮助小学生学习数学
        课堂高效的构建离不开课程导入这一环节,优秀的课程导入可以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激情。小学生这种群体具有好奇心,但是好奇状态短暂的特点,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特点着手,利用课程导入从课堂的第一秒起迅速地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程导入大部分由知识点回顾、知识点提问构成,缺乏新意并且可能造成小学生厌恶数学的结果。但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中,改变课程导入的方式,增添例如故事型导入、游戏导入、问题导入等,抓住小学生的心理,有利于接下来的数学教学。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过去的课堂上教师永远是主导者,一节课教师自始至终在讲,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质疑,不提问,也没有这样的意识和习惯。

长此以往,学生不主动,不积极,对知识的认识也永远停留在“教师说”这个层面上,他们没有探究意识,更不了解知识发展的过程,严重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展、创新的发展,也使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鉴于这种现象,作为施教者应该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更新理念,心怀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的特点、个性,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新课改中,教师进行数学教学,需要重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提升学生的兴趣,才可能提升小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通过何种方法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这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因此,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小学数学活动的开展添加更多积极、鲜活的元素,多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会充分吸引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注意力,让小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数学,在数学课堂中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
        (四)开展趣味活动融入数学教学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有部分知识具有抽象性质,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帮助小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譬如,小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教师可以给每位小学生一张白纸,让他们对折,并画出一半;然后再对折,观察颜色的比例;再对折,再观察颜色的比例。经过多次的实践操作,会总结出,颜色占据的比例分别是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八分之四。运用趣味活动的实践操作,将抽象化的知识表现在学生的眼前,提高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并且,一定程度的开发了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增强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与举一反三的思维,运用这种方式的教学与传统说教的方式相比有效很多。
        (五)创造恰当的教学情境
        受小学生知识基础的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学科中一些比较难懂、抽象、深奥的知识点,难以理解和掌握,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和学习能力,小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灵活施教,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增强学生理解,让学生在他们较熟悉的情境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且不会感到枯燥、难懂。比如,在讲“重量单位”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带一个简便的“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让学生亲身感受重量,并分清千克、克这两个重量单位,认识它们,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当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积极营造创设各种情境,利于施教,只要教学需要,学生需要,就一定使情境创设为课堂教学助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高效课堂是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和方向之一,是保障学生良好学习环境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教师教学有效性发展的重要方法。而高效课堂的建设和打造,则需要从教学氛围、教学设备、教师素养等多个方向探索和进行。
参考文献
[1]汤生莲.新课改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甘肃教育,2020(22):110.
[2]朱霞.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天津教育,2020(30):107-108.
[3]胡碧梅.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科幻画报,2020(1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