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关波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东教育指导中心 311217
【摘要】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逐渐数字化,学好数学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却十分困难的一件事。关于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根据实际调查研究,提出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具体解决措施,希望解决目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上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方法 有效措施 教学效率的提升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水平要求的更高,若未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教学,往往使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数学因困难产生厌学心理[1]。教师应充分了解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高年级数学的兴趣,提高对数学学习的效率。针对所面临的问题,逐一根据实际进行分析解决,引导学生探索,让学生体会在数学的海洋遨游的乐趣,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目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面临的各种问题
1.1教学方法观念传统落后
目前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方法还是十分传统落后的,教师常常采取填鸭式教学,一味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未引发学生的逻辑思维的思考,常常相同的题型这次做错下次依然做错[2]。学生处于这个年纪正是爱玩的时候,教师若不做好引导的话,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听老师讲就好像会了,一旦做题依然不会思考。其次,教师对于数学的教学喜欢使用题海战术,觉得题做的多了就能学会,但是学生不能学会反思的话,做再多的问题也不能提高数学的教学成绩。往往做了很多努力,却仍提不高教学效率。
1.2未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因为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往往十分抽象,若是未充分锻炼逻辑思维的同学,对于跟上教师的讲课内容是十分困难的。越是缺乏理解,越是做不对题目,做不对题目就会感到吃力,感到吃力就会对这个科目丧失兴趣。从而进入一个无限的恶性循环,学生一旦产生“学数学真痛苦”的情绪,将对于未来数学生任何阶段的学习都会感到十分吃力与痛苦。只有提升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才能真正从学生的内部提升对数学学习的效率。
1.3数学教学过于重视分值
现如今,不断提升的升学压力,使教师为提升数学的教学效率不断加快学习课程的进度,方便留出时间进行巩固练习[3]。但是这种方式是错误的,一味地重视分值,忽略了学生是潜在的发展中的人。过犹而不及,不断的揠苗助长,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最终导致教学效率的低下。
1.4教学环节复杂降低效率
教师在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增加了十分繁多的问题与环节。但是由于课时始终是有限的,对于教学内容未充分的解析,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锻炼的机会也十分缺少,不但使学生没有深入学习了解知识,也降低的学习的有效性。
1.5内容单一规划并不合理
由于信息的不断飞速发展,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为了节省时间,常常直接照搬网上的内容,教学内容的无限复制,使教学内容十分单一也没有连贯性[4]。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与课程的研发与规划,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也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基础知识,并未深入思考与探索。
1.6未以学生为本进行授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以学生为本,未做好详细的攻略。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一味的使用教学模板对学生进行教学,往往不能使学生适应自己的课程内容,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等多种问题。
2.提高教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2.1调整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吸取其他教师的宝贵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应在教学中进行新课导入、小组探讨、思维提问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5]。在新课导入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建立思维启发的模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更好的理解与运用。在小组讨论上,可以激发学生寻找解决办法的能力,通过辩论对与错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思维提问上,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探索数学的奥妙,引发学生将数学与现实生活中联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教学效率。
2.2鼓励学生探索,激发学生兴趣
在之前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多是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真听讲,而不是引发思考。为了更好的进行这一阶段的转变,应多切合实际,将知识与学生身边的生活进行联系或者通过做游戏的手段,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也能引发学生对学习深度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与游戏中更能体现出寓教于乐的精髓。例如:在进行应用题的讲解过程中,将应用题的题干进行分析与替换,融入到生活中的场景来,方便学生的理解与思考。再进行替换数值与主体等方式,教会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3重视实质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追求教学的进度的快慢,而是学生吸收知识的强弱。一味的追求速度、揠苗助长,只会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大大降低的学习的效率。教师应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真正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2.4明确教学目标,有效实施教学
教师应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精简有效的制定教学计划。不能盲目的跟风、不能贪图省事也不能为了实现高效就增加更多的教学环节。科学合理的根据授课课时进行备案,既要能让学生充分的学到知识,又要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例如:在讲授“分数除法”这一内容时,不要因为担心学生学不会就不断的增加繁杂的教学环节,应通过对旧知识的巩固复习,进行导入与新授,达到方便学生理解与运用的效果。既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自主学习,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有效的实施教学。
2.5提高实践比重,加强思维锻炼
数学是一门注重实践与逻辑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还要举一反三,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种各样的题型当中。数学题是千变万化的,唯一不变的就是逻辑思维方式,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错题的反思与探究,才能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各个题型当中,帮助同学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例如:针对某次考试,班上多数做错的易错题,教师在讲授题型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后,还应多准备相似的题型,引发同学们的反思与思考。通过对相似的题型的实践联系,加强对该基础知识的运用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做到举一反三的强悍逻辑思维能力。
2.6设定情景教学,针对学生教学
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即应对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接收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详细的了解,针对学生研发自己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充分引发学生的自我思考与探索能力。例如:班上的同学都是学习好,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基础知识巩固扎实的情况下。为同学们拓展更高深、难度较强的知识运用,在优秀的基础上,再进行拔高,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帮助学生未来能够走的更远。
3.结语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对于这个阶段学生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低年级的数学要求只是认真吸收知识就可以,而高年级的数学则要求学生拥有逻辑思维能力,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熟练的运用。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与作用,重视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实施各种有效措施,引导学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在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林丽云.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49).
[2]吴建南. 关于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探究[J]. 新课程(上), 2014(9):4-4.
[3]王玉梅. 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07):P.156-157.
[4]苏生太.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名师在线, 2020, 000(010):P.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