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7期   作者:吕果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提出了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
        吕果
        临湘市长安中心校   湖南临湘4143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提出了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教学中,有必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观念,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措施

前言
        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积极发挥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同时,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重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数学核心素养内涵以及其对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要求
1.1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它在学生思维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激发和促进作用。数学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掌握数学的知识,不断内化数学文化知识和个人数学的应用能力,以树立良好的数学思维意识,并有效地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数学的核心素养不是指某种特定的知识,数学知识是其重要来源,并且最终将高于数学知识。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多种能力的总和。
1.2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知识的要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强调学生的主要学习状况。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需要制定独立的学习计划,并安排自己的数学学习进度。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使他们能够独立进行数学学习。改变落后的、被动的学习模式,大大提升数学学习效率,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能动性。
1.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现状
        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严重缺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意识,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取得的教学效果不是十分明显。而这一教学现状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具体而言,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采用填鸭式教学的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尽管一些教师认识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某些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独立学习,这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处于被动状态,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良好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思维能力[1]。另外,一些小学数学老师没有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没有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不仅会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还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会产生恐惧。
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2.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
        为了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全面性,小学数学老师应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着力激发学生在具体教学中探索数学知识的愿望,指导学生积极独立地探索和分析数学知识。而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兴趣是重要动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制造悬念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融合,并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使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价值,从而全方位激发学生数学知识求知欲望,为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强大动力。
        比如在学习《统计》这一课时,小学数学老师可以为学生积极创造这样一个生活化教学情境:“运动会马上开始了,班级要购买运动会上要吃的零食,因此要做相应的统计工作,在统计中找到班级中学生最喜欢的两样零食,最后购买这两种零食。

”这样在生活化情境中,学生将会深刻认识到统计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会感知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会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意识,自主参与到统计知识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也将大幅度增强。
2.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老师应积极营造课堂教学中学生愉快的学习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投入更多的情感,从而在师生间建立良好的友谊。其次,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内心深入真切的爱护和关爱每一位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帮助,这些帮助不仅是学习上的,而且可以是生活上的帮助。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小学数学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同等对待拥有不同数学学习基础的学生,在对待学生过程中使用公正、公平的态度,给予每一位学生不同的数学学习想法足够的尊重。当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时,教师要提升表扬的及时性。针对那些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密切关注他们的数学学习思路,了解他们实际学习和发展情况。
2.3创新数学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如果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需求[3]。为此,在具体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为学生提供了探索数学的强烈动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欲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比如在学习《毫米、分米的认识》这一课时,小学数学教师要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讲述毫米和分数的定义,并将二者间的关系以视频、图片等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毫米和分米有一定的认知。随后,小学数学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鼓励学生分别以毫米和分米为单位讲述自己的身高。
        再比如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这一课时,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小组学生积极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4建立完整的评估系统,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估是关键环节。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评价中教师要提升学生学习情况考察的全面性,通过科学评价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现学生健康发展,同时评价也是教师深入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在评价学生中,要指导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学习技能,重点关注学生内心变化情况,而不是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要仔细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产生的变化。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要合理使用多样化的方法,通过使用表扬的话语增强评价的鼓励效果。除此之外,在具体评价中,要掌握不同学生实际的数学学习能力,给予学生自尊心有效的保护,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2.5尊重学生,体现学生数学学习主体性
        在具体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彻底改变深讲道的观念,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权利,调动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目标,保证制定的目标与学生现实学习情况一致。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你是如何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实现与学生良好的交流与互动,为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高度关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迅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积极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范兴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探究[J]. 考试周刊, 2020, 000(049):55-56.
[2]刘华.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 科普童话, 2020(10):36.
[3]李志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1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