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 四川 攀枝花6170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当前的中学教学中越来越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更应该为学生指明正确的人生方向,在良好价值观的指引下实现个人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以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进行教学探究,为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德育教育;心理健康;融合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学习以及困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层面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并能以更加轻松的心态去开展学习。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关注心理教育则能够让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因此关注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教学能够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两者教育模式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既有联系,又有差异。一种重在教学和感知,另一种则关注去引导。两者融合是当前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对人才发展严格要求的标准。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中学教育中只有将两者有机融合才能够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综合人才。为了进一步拓展教学渠道和创新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人诉求,教师应注重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模式,让这种教育方式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强化教师专业素养,构建良好环境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既能够与学生成为朋友,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是一位引导者,通过自己的个人素养和个人魅力引导学生进行正向的发展。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自己本身应该用过硬的素养成为学生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引导者。但是经调查研究发现,部分教师在心理教育和德育方面缺乏专业的知识和培训[1]。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教师自身应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性。
首先学校要关注对教师自身的培训,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目标,来提升当前的师资队伍。学校要多多给予教师一些培训的机会,可以鼓励教师去参加一些座谈。或者通过现场或线上培训的机会提升教师的内在,从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其次,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也应该多开设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为学生的高压学习氛围创建更加轻松的环境。同样的,各个学科的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之间的结合,将这种融合模式贯穿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并进一步构建具有特色的学科教学,这样既能够提升中学生的德育意识,也进一步引导了学生掌握了文化知识。
二、构建校园文化环境,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是学生赖以学习和生活的大环境,因此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教学课堂上,同样地也应该让这种教育模式融合到校园环境中,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够感受到心理上的抚慰[2]。
比如学校可以强化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在建设中要能够充分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不论是在软件还是在硬件设施上都能够充分地与户外相结合。比如可以成立个人咨询室和团体辅导室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一个室外的训练场地,通过一些训练活动让学生的心理得到舒展。咨询室应该要具备存档的功能,旨在为前来咨询的学生建立一份心理档案,这样方便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除了强化咨询室的功能,也可以多多组织一些课内外的实践活动,促进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除此之外也应有效利用校园团委建设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如可以组织一些联欢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一些有意义的亲身体验实现自我德育素养的提升。
三、充分发挥外界作用,实现全方位解读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中一个关键的阶段,自身的身心得到快速的发展,自我的价值的将得到体现。在此阶段,学校和家庭应做到全面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其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和面对的困难,并且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渡过难关。由于每个学生都读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发展路径也不尽相同。学校不仅要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同时还应能对其实施一些个性化的辅导,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不同的拓展。在此,对学生实施心理辅导的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乙方努力的事情,还是需要家庭教育的帮助,教育中,教师应能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优势,通过家校联合模式,让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这种模式的融合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作为一名教师要加强与家长朋友们的沟通,通过家访或者以开家长会的形式实现沟通。教师的评价加上从家长那里获取的信息,能够对学生实现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为教学方式的调整和转变提供有效的方向。此外,除了关注家庭教育,同样也要集中社会上的教育力量。为中学生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当前学校和社会的职责,教师应有效利用社会发展道路上的资源,对于侵害学生发展的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去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比如体验环卫工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公民最基本的素养。
在中学学校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帮助学生减压。面对高压的学习,正确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合理地运用教学手段,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许贞信.中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70.
[2]张淼一.中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渠道分析[J].《时代教育》,2018: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