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梅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莲塘小学510800
摘要: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小学班主任有效的德育工作策略——平等和谐强心智;言传身教立榜样;多彩活动同成长;家校共育促发展等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小学生“四个自信”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造就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有效性
小学阶段的教育属于人生的启蒙教育,对学生之后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将立德树人理念融汇贯通到日常教学管理中去,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生在校期间与自己的班主任接触时间最多,班主任不仅要抓好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将德育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多学习,多探索,做到平等和谐强心智;言传身教立榜样;多彩活动同成长;家校共育促发展等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平等和谐强心智
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教师面对学生的时候需要有爱心、有耐心,这样教师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学生才能够信任自己的老师,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认知,因此,班主任要做好园丁的作用,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培养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面对整个班级的学生,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能强制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也不能只使用一种方法来对待学生,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师要谨记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兴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感受到教师的认可和关注,注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道德品质的提升。班主任面对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尤其注意不能只采用说教的形式,容易造成小学生逆反的情绪。
近些年的好几届学生中,不乏性格别具一格的孩子,但凡对他们放松了、忽略了,他们就有不一样的表现,反之,收获甚广,彼此受益。思思,六年级了,拥有一个聪明的脑瓜子,活泼、好动,没有一刻是“静止”的女孩,聊,她说要做一个不一样的人,不能随大流。多磅礴的话语,有思想,有内涵。但她的不一样是经常迟到。作业马虎了事。漂漂亮亮的女孩,打扮邋遢,跟她沟通,她说太漂亮了,怕别人排挤……总有不一样的说法。面对“不一样”的她,我成了彻彻底底的“心机女”,找时间,找机会,不厌其烦的与其交心,当朋友,摆事实,讲道理——你时间观念这么差,将来面对机会很容易错失的;明明漂亮,这么不拘小节,好影响形象的;管住嘴巴,该回答大声回答,不该说时忍着、憋着……知道了我的关注、关怀,她在一点一滴的进步着。
总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很好的促进德育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有效落实。
二、言传身教立榜样
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的领路人,要想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班主任需要注意自己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因此,班主任有必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要求学生先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保持自身较高的修养,从而做好言传身教,为学生立好榜样。尤其是在班级集体活动上,班主任要率先做到带头,与学生一起共同进步,坚持完成,这是行动上的具体体现。
与此同时,班主任温暖而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中可以多使用肯定赞美的语言,避免使用过激的话语,打击学生的自尊,在他们的心灵留下不好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德育通过自己的行为世范、言行榜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感化。
三、多彩活动同成长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指出:“活动是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天性爱玩的阶段,他们往往对新鲜有趣的事情更感兴趣,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需要优化工作的内容,不断注入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德育教育。例如,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实践活动与德育教育内容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各科知识的学习中实现品德修养的提升,产生更多元的体悟。比如,笔者将近期组织的朗诵大赛主题定义为“家国情怀”,将辩论比赛设定主题为“玩游戏是否有害身心健康”,并且每个月都会根据相关的节假日开展一场具有趣味性的主题活动。通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知,培养了小学生主动搜集相关知识的能力,这样的过程比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要有效的多。同时,学生还要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也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正确的认知。因此,德育教育的有效进行离不开活动作为依托,班主任只有在不断的渗透中,通过学生自身的感受转变为自己的东西,才能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主动接收和融合。再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班级墙壁和黑板来打造班级的德育教育氛围,这样班级在整体学生的努力下会变得越来越好,推动学生思想意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家校共育促发展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指出:“家庭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场所,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习惯、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教育,只依赖学校和班主任教育是不够的,小学生大多时间是与家长一起相处度过的,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此时就需要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同以及配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欲速则不达,需要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相融合。班主任有必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建立家校共育的德育教育模式。由于家长对德育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同,知识水平具有差异,在对学生的教育上,班主任需要通过德育教育的形式来进行推广,让家长了解到德育在小学阶段的必要性。班主任可以通过家庭访问、微信、线上讲座等形式传递有效的育儿经验。面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应及时告知家长学生的情况,有利于家长了解学生的身心情况;也应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平时在家的表现,实现家校合力,有计划的、有针对的进行德育教育。同时,对于班级的后进生,班主任有义务对家长进行个别教育方法的传授,提升特殊个体教育方面的知识。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更好的德育效果。
总而言之,班主任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教育地位不可撼动。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作为能够对班级的小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面对班级学生,不仅要保持工作的热情,还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专业能力。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管理中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积极的评价性语言,给予学生信心,与学生构建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工作,最终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艳玲, 法桂菊, 李伟. 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15):55-55.
【2】兴隆 石. 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 教育研究, 2019, 2(3).
【3】蒋娟娟.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 求知导刊, 2019(18).
【4】李东.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