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7期   作者:朱云秋
[导读] 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朱云秋
        四川省南部县花罐镇柳驿九年一贯制学校  四川  南充 637378
        摘要: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提出与发展,对化学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从中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积极调整教学方式,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初中化学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初中生化学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
        化学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渗透到了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并且对于学生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可以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具体实处,将理论与知识充分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提高。并且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教学当中。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主要是通过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养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各项能力。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其核心素养包括处理化学信息、提高实践能力、运用化学语言进行信息处理以及养成正确的化学学习态度等。教师已经重视到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当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化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学科,学生在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而老师在课堂讲解当中只是通过简单的口头讲解让学生进行理解,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其次,由于化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征,是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检验化学现象,但教师只是通过课本的理论知识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无法在独立操作过程当中掌握化学的深入奥秘;最后,学校对于化学学科教学分配时间不够合理,认为只有语,数,外学科才是需要重点教学的内容,缩短了学生的化学学习时间,学生无法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很难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体系,不利于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
        二、初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创设生活化教学环境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只是通过自身的讲解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课堂当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丧失了主观能动性,从而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将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堂当中,并且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从而更好的提高化学综合能力。[1]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当中熟悉的空气进行简单的交流与讨论,并在此过程当中去了解空气的属性,并且要将实验现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对化学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在课前导入的交流环节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主要部分。在学生所熟知的领域范围内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另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过程当中,要通过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的探索,在拉近师生间情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
        2、利用信息化手段,丰富实验教学形式
        化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要通过理论知识的了解掌握化学的特性,而且还是要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具体的要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在各阶段教学当中都相应的融入了现代化元素。而且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就需要通过丰富教学形式,通过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实践内容。[2]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制取”时,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之前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实践操作步骤,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操作要领,而且还可以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的安全。学生可以通过更加直观的观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与理解。通过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相关实验,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3、在课后练习当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要在课堂当中进行有效的渗透与培养,而且还要通过课后练习对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从而加强对于化学现象的深入探讨。所以教师要充分的利用课上以及课下时间,让孩子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进行自主学习。[3]例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时,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很难短时间的对化学方程式进行正确的书写,所以需要通过课后的大量练习来对化学方程式进行更加熟悉的应用。而且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教师要通过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所完成的作业内容进行评价。通过有针对性的评价,针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准确的引导,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要帮助其拓展更多的内容,从而增强化学知识储备。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在完成好课的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积极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在这样因材施教的分层评价当中,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能力奠定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教学背景之下,对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让学生通过体验式教学深入了解化学奥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龙.初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中华少年.2020(3):172.
        [2]汪雪.初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2):91.
        [3]孙敬人.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12):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