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7期   作者:张秀珠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落实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性。
        张秀珠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第二实验学校  福建 三明 3652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落实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性。许多数学教师开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读图教学,提高学生对于数学思想的理解。学生在遇到数学难题时能够考虑利用读图的方法,加深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读取抽象文字信息,为解决数学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教师要善于去结合数学教学主题,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读图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去解决数学问题,积累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找到数学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更好地去解决问题,达到理想化的数学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读图能力;数学素养;数学问题
        读图能力作为小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通过对学生读图意识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数学主题来进行深度研究和探讨,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水平。数学教师应当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对于图片信息的读取能力,让他们能够针对读取到的信息来进行分析和处理。将图中的信息与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敏度。让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读图方法,逐渐养成优秀的读图能力。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采用绘图的方式来讲解数学知识点,能够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下来进行数学知识网络框架图的绘制,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整合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遇到数学图形时能够更好的去筛选其中的有用信息,将数学题目中的复杂逻辑关系整理出来,提高数学解题的效率。数学教师应当利用自身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让学生能够理解图片与文字之间联系,准确的去表述图形的意思。逐渐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体验到数学课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一、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图形的观察力
        数学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善于在数学习题以及数学图形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引导学生去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归纳,探索多种解题方法。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图形观察能力,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读图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多接触数学图形。经常在数学课堂中利用炫丽的图片来开展数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读图中提高对有用信息的筛选能力。数学教师不仅要确保教学过程中所插入图片的趣味性,还要确保插入图片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具备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图形识别的技巧,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获取图形的有用信息。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来展开联想,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图形进而进行问题的思考。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长方体内容时,许多学生对于长方体的面、顶点、棱和一些简单的几何特征有着明确的了解。但是在题目的解决过程中,却很难将这些数学知识进行应用,缺乏对于物体是否是长方体的认知。其主要的原因是学生虽然能够理解数学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张打印纸、一个压线夹、一根线槽这些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长方体,而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却无却无法对其进行判断。数学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所说的深浅、薄厚、长短这些也是长方形的高之外,还要让学生多研究长方体的物体图片。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教师应当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解决,让学生能够逐渐深入去观察图形,让题目所考察的意思更加清晰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图形的观察,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表述图中信息的能力
        数学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图形的观察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数学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将获取的信息通过口头表达传递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于图形的观察,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将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编制出与图形相关的数学应用题,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图形的理解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编制数学应用题,能够起到反向教学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遇到应用题时形成反向思维。在脑海中形成应用题中的有用信息,提高学生在图形和文字的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例如: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图片编制与图片相关的应用题,“树上有五只小鸟,飞走了三只,又来了两只”。学生通过对于图形的细致观察与表述,能够提高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图形的理解和信息的读取,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图形中的应用信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能力,对所选取的信息进行拓展,让学生能够学会在图形的基础上来表述教师所要考察的数学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数学教师所提供的文字应用题,快速筛选题目中的有用信息,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数学教师还可以学生图形信息筛选中,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对数学问题进行扩展和创新,使学生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综合性人才。
三、注重读图方法指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天真、好动的年纪,他们对于抽象的文字知识学习兴趣度不高。数学教师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多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图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透过图片去筛选其中有用的信息。避免学生被趣味性的图片所吸引,却不知道如何去寻找图片中的数学内容。数学教师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筛选画面中的信息,提高对于图形的识读能力。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先读图,掌握图中的有用信息后再去读题目中的文字,接着分析所有的已知信息,掌握题目所要解决的问题。将图形和文字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综合的整理,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例如:数学教师在要求学生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时,让他们观察题中图形,抓住题目中的语言表述,更加精准的去获取重要的解题信息。比如:常见的长方体表面积题型:用多少玻璃去做鱼缸?给游泳池四周和底面铺瓷砖需要用到多少块?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去观察图中的有用信息,还要掌握题目中的语言表述,根据生活实际的设计来解决数学问题。对于游泳池和鱼缸来说都不需要表面积的顶面,因此只需要考虑长方体的五个面就可以了。对于这种问题,学生必须要认真读图,掌握图形中的意思,理清图形与文字之间的联系。只有如此,才能够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掌握良好的读图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冬冬.浅谈小学生数学读图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7,(11):105.
        [2]王建.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读图能力[J].中国电子商务,2013,(2):136-136.
        [3]任雪玲.小学生数学读图能力的培养方法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06):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