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验点燃初中物理课堂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7期   作者:袁华军
[导读] 新课改提出初中物理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
        袁华军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六约学校 ,广东 深圳518116
        摘要:新课改提出初中物理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初中物理作为一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它能帮助学生打开物理知识的大门,调动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激发初中学生的兴趣。因此通过实验教学将创新、实践、钻研精神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验中接受熏陶,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   物理课堂
        引言: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多是采用预习、讲述、练习的固定模式教学,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开展教学,很多时候也比较注重预习,也往往都是为了讲述新的知识,让学生更快的接受新的知识,长此以往就使得学生思维产生惰性和依赖性,也就导致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学生失去了创造力及对物理探索的兴趣。很多初中学生,尤其是到了高年级的物理成绩断崖式下滑,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不科学而造成的。新课标的提出,以生为本,让学生参与进来,采用更为科学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以用实验点燃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分析。
        一、注重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智慧灵感。物理是活得、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初中物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每一节课都与实际生活相关。物理实验本身具有有趣的特性,学生通过观察物理实验会有很神奇的感觉,通过学生好奇的心理,以物理实验为契机,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打开物理知识的大门,利用物理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物理现象,掌握物理教学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九年级《热机》这节课时,教师先是介绍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诞生及世界上最快的汽车有多快?汽车是如何获得如此强大的机械能的?通过设置悬念诱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由生活走向物理来引出热机原理。通过演示实验,在一个试管中装入一些水,用软木塞塞紧,在对试管加热让水沸腾,通过实验现象看到木塞冲出,管口有“白气”产生。实验说明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内能减少,温度下降,水蒸气液化成水珠,内能转化成机械能。通过实验引发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碰到过那些是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案例?还有哪些现象是这种转化?通过教师的引导,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还有哪些是用到热机的地方?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1]
        二、组织物理实验探究,启发学生思维
        在物理实验教学前,教师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语言、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以此引导学生,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例如在学习《串联和并联》这节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更为直观的展示连接电路、电路元件,启发学生思考,理解教学的目的,在对问题的思考中进行下面的物理实验。教师根据学生水平将其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在问题的导向下进行物理实验。首先,学生通过自学教材总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含义和连接要点,并根据所示的物理连接绘制相应的电路图。第二,要求学生分组调查实验:一组给两盏灯、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你能使两盏灯同时发光吗?有几种接法。二组给你两盏灯、一个电源、三个开关和导线若干,你能使小灯泡一个亮一个不亮吗?在学生完成实验后,安排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在此期间,其余同学认真观察实验过程,并在实验结束后提出意见和补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这对营造良好的物理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分析实验现象。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三、明确物理实验目的,培养探究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物理学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所以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学老师在注重知识讲解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物理素养的提升。在实际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实操时,教师应当从知识和技术的角度出发,要鼓励并以身作则,热爱和珍惜实验设备及实验器材的使用。通过物理实验实操,让学生注重自身动手能力的培养,以达到真正通过实验理解物理规律的目的,教师也要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实验,以达到获取物理规律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电生磁》时,使用安培法则来确定磁场和电流的方向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大部分学生在这个实验过程的判断上经常犯错误。它往往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使实验效果更加清晰,方便学生理解。在处理电流的流动时将其设计成一只小蚂蚁,沿着线路运行。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件制作,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物理实验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日常物理教学中,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发挥实验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以实验点燃初中物理课堂,并借助实验指导,引导物理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兴东.如何促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J].考试周刊.2018(21):158-158.
        [2]李坤松.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8(13):168.
        [3]胡建荣.例谈核心素养时代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J].中学理科园地.2018.14(2):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