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环境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7期   作者:于海宁
[导读] 初中物理学科的内容较为抽象,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难,也为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增加了难度。
        于海宁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6
        摘要:初中物理学科的内容较为抽象,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难,也为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增加了难度。因此,本文浅谈如何在坚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实现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环境;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
        所谓“高效课堂”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进程当中体现出来的“高效率、高实效”特征,老师借助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开展较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令学生能够在掌握更多知识的情况下提高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全面的自我提升。
        1当前初中物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1初中物理课时量并不充足并且效率不高
        相对于语文、数学科目,初中物理在整体教学课时量中占比不大。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将初中物理知识合理地融入有限的课时量里,在制定教学策略时要有长远的规划,在有限的课时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的物理学习。但仅仅依靠短暂的课上时间是无法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的,那么就需要教师通过物理课堂上的高效性带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平日生活中零散时间,采用碎片化的时间管理方式进行初中物理的学习,让物理思维提升不只局限在课堂。
        1.2学生对课堂学习积极性较差
        在初中阶段,理科学科在逻辑性以及严谨性上进一步增强,尤其是物理学科,其涉及大量的实验结果和物理现象本源,因此必须要有较为积极的课堂氛围,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其积极参与和具有高度热情,为构建知识体系奠定感性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枯燥的知识点和实验现象牵动全局,学生一旦对某个环节“脱节”,就势必会导致知识和经验无法良好融合,严重的还可能会形成厌烦情绪。
        1.3单一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创新
        教学模式单一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受到制约。长期在同一教学模式下学习,如规模化解题训练、讲解理论概念和解题技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并不会主动去思考。
        2新课改环境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2.1构建学科结构,平衡课时安排问题,提升效率
        对于物理学科而言,其学习进程如果能够配合较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势必能够令学习进程更加顺畅,在这个知识结构当中,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之间能够建立起适当的关联。切实有效地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是弥补当前初中阶段教学内容和课时规划之间的不合理性的措施之一,令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熟练掌握规律。构建知识结构过程中,老师需要积极地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展开,有助于学生依照自身学习习惯进行知识整合,并摸清学习规律,老师的作用主要是辅助和指导,可以从横向角度和纵向角度两方面入手:横向角度立足于课程本身,涉及很多知识点,例如声音、光等,在每个知识点中又分成若干小点,如声音就包含传播、利用以及噪音控制等,在分开的小点中又会分成更小的点,将横向角度的知识系统化构建起来,能够帮助学生立足直观的全局视角短时间内明确新知识认知点,同时摸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和相互融合,协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纵向角度所指的是知识教学安排方面的问题,通常知识点都是参考“现象—本质”顺序规划,不同知识点也会对学生的掌握能力有不同需求,因此学习中需要加强实践应用,掌握融会贯通的技巧,实现不同科目之间的良好融合,例如物理学科中使用的数学计算法则(如八下中《质量与密度》的测量和计算知识点)等,以处理现实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构建完整物理知识结构,并深入到不同的知识点中完成学习,奠定学习基础。
        2.2合生活实际,培养探究思维
        生活中存在许多值得探究的物理问题,教师应当把物理与生活相结合,利用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激发探究欲望,锻炼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物理知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或开展物理实践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促进知识内化,提升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门把手安装的位置是基于什么原因?巧妙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3采取初中物理游戏化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的教学策略构建初中物理的高效课堂,例如教学《摩擦力》章节时,教师可以设置“瓶子赛跑”的课堂游戏,教师在课前分好学习小组后,让各学习小组准备好装好沙子和装好清水、但实际重量完全相同的两个瓶子,还有三本厚书以及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引导学生用书和木板构成一个简易的斜坡,将两个瓶子从同一高度上、在同一时间向下滚动,注意要让两个瓶子自然滚下,学生不要施加任何助力干扰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更快地“到达终点”,这是因为沙子对瓶子内部产生的摩擦力比水更大,下滑速度也就受到了更大的影响。类似这样的初中物理教学游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在制订学生在“玩中学”的教学计划时,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游戏类别,应尽可能地从多角度设计学生游戏活动,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用具制定趣味性的教学策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中,才能有效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才能真正地信任教师。
        2.4借助奇妙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课前导入环节是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导入环节如果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牵动学生的思绪,就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发式教学的切入点就是借助奇妙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趣的导入情境,可以是生活话题、演示实验、最新研究成果等,这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来选择,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与实践中去。例如,在“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就可以借助演示的方式来进行导入。学生在观看完教师的演示实验后,会对实验现象产生探究兴趣,这时教师引入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去自己认识、分析和总结,这样不仅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了新知,也在探究与实践中提高了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响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与长远发展为出发点,落实利于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有效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完成物理课堂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物理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以此从本质上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完成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胥彤雯.浅议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6):55-56.
        [2]孔凡叶.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5):140-141.
        [3]王大为,李冰薇.把握细节,打造高效课堂——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创新教学策略[J].中华辞赋,2019(2):86-87.
        [4]李红军.当前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2):41-42.
        [5]王发权.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分析[J].科技资讯,2020(8):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