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代荣
黑龙江省五常市五常镇中心学校 150200
摘要:“数学思维”这个概念定义广泛,它是指数学学习中的一种特定思维,要求学生在面对数学的时候能够将数字形象化,从而形成数学运算。从小学教学的角度看,数学思维可以被拆解成几个方面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字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小学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长期的机械学习活动会使其失去学习兴趣,而且也难以积累有效的知识经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有: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沉默不语,看似在认真听课,实则神思早已飘到九霄云外;在课外,学生不愿意写作业、不愿意看数学书,甚至会排斥与数学有关的一切活动,从内而外地表现出了排斥之心,而且多数学生都是通过大量的知识背诵、解题活动来记忆数学知识的。可想而知,这种低效的学习效果也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让学生内化数学知识。为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从以下几个环节逐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一、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所谓数学思维,指的是学习数学知识采用的方法和思维习惯,只有具备这项品质,才能真正了解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答问题。数学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再加上数学是一门需要强大逻辑思维能力才能真正学好的学科,这就使得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极具必要性和紧迫性,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现实意义。具备较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生会比数学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得更出色、更有效,也是数学成绩出现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有的学生能够快速吸收、掌握知识点,并灵活地运用;而有的学生则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点并加以运用,这也是数学思维能力差异所致,需要数学教师充分认知。除了这些,数学思维能力还关乎学生的敏感程度及学生的发散思维程度,这对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做出准确判断有一定影响,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所以还需加强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关注和重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逻辑思维的培养目标是:学生能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能够洞察数学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挖掘数学问题中有价值的条件,能够通过分析快速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学生面对问题是能够按照一般的解题思维顺序进行逻辑性的思考。逻辑思维能力不能直接在学生的做题结果中显现出来,往往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单个辅导时理清学生的思路,寻找学生的逻辑漏洞时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得以显现,所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教师付出较多的精力和时间。
(二)数形结合,强化记忆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除了遍布数字外,还充满图形,且数字和图形之间存在必然关联,数字可以解释图形,图形也可以解答数字问题。不管怎么说,做到数字、图形两手抓,才不会浪费数形资源,还能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数形结合还可以让学生充分认知空间形式和学习本质,这是单一学习不能起到的效果。进一步利用数形结合来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可确保学生掌握知识后并牢牢记住。当然,数形结合切不可过于复杂和烦琐,如采用一棵树及小鸟的剪纸,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树上”的“小鸟”的数量变化,并从中逐步知晓加减法的内涵和意义,能真正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记忆自然得到强化。日常教学中,教师还要鼓励和提倡学生多采用数形结合的形式解答问题,相信会让枯燥、晦涩的问题更简单化、趣味化,无形中会逐步加强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设计趣味游戏,优化思维意识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游戏可以被看成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这是因为小学生本身便存在好玩心理的成长特点决定的,所以随着寓教于乐理念的推进,游戏资源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唤起学生思维意识的过程中,游戏活动也将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小学生会在游戏中尽情释放自己、展现自己,也能表现出更高涨的学习热情。为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尝试利用趣味游戏来导入数学知识,以便顺利唤起学生的思维意识,让学生自觉参与游戏探究,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本质上说,游戏也是为数学教育目标服务的,所以在设计数学游戏时,我们必须要准确把握数学游戏的娱乐、教育性质。
(四)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空间想象力培养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图形,学生如果留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的特点,这有利于教师在讲解几何知识时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更快地吸收知识。空间想象力培养的第二部步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即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纸张以及各种形状的盒子来拼凑出几何问题所需要的几何图像。抽象的空间问题只有在化为具象的生活图形时才容易被更好地解决和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决定着小学生是否可以学好数学、内化数学概念,而这就需要时刻关注学生本身的学习状态,按照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去组织数学教育活动,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种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方式方法去唤起学生的思维意识,再以丰富的动手实践、探索发明与问题解决活动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通过更开放的数学教学活动进一步发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参考文献
[1]范进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A4):61-62.
[2]索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51):191.
[3]冯耀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