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亮
城固县朝阳初级中学 陕西 城固 723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阶段的教育也是在不断地在创新改革,物理作为一门核心的学科,作为物理教师如何才能推进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实现课堂有效性提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就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针对相关专题项目的探究中逐渐的形成思考、分析、实验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更为系统的掌握知识,进而促进学生多元化学科素养的形成。本文笔者将针从生活化教学和项目教学法的运用以及拓展教学等方面进行合理化分析,旨在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全面化优化与改革,实现学生多元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优化策略
从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质上分析,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基本技能,也不是单纯的依照教材面面俱到的教学,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而是借助于相关的情景或者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探究,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而且,这样的目的性、逻辑性、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更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问题发现——理论分析——经验借鉴——解决方案”的学习思路,促进物理课堂教学的全面化提升以及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
一、从生活实例引入物理教学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良好的开端是教育的核心点。由于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的抽象性特点,导致很多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时就产生了厌学感,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还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1]。而生活化教学的运用,就是借助于学生身边的生活进行教学,这样就使得整个物理教学变得普通化与生活化,也会降低学生的陌生感,全面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所以说,在对生活化教学的运用上,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要具有开放性、引导性和启发性,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物理学习之间存在的联系性。
例如:在“物态变化”这一章节的学习时,如何才能让学生更为全面的认识这一部分包含的内容呢?具体的教学过程包含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准备一些生活物品,如:一瓶矿泉水,充气气球、冰块等;第二,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第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如:液体、气体、固体等;第四,这时教师借题引入物体的三态概念,然后进入三态变化相关知识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化提升。
二、选择趣味化的项目,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到物理学科学习对于核心素养形成的价值。那么项目学习法的运用,不仅可以保障教学效率的提升,还可全面的启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2]。
在实际的教学中,在进行项目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趣味性,即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二,引导性,即为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不一样的物理现象,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第三,启发性,即能够让学生通过项目联想到相关的物理知识,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
例如:在《光现象》这一章的学习时,对于项目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生活性的项目实验,如:三棱镜实验,教师让学生准备三棱镜或者肥皂液,这些物品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到,并没有什么难度。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三棱镜置于阳光下,让学生观察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就会看到五彩的颜色,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知识进行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变得更加高涨,在基本的课堂听讲上,学生也能集中精力,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和记忆。
三、开展实验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
物理学科的核心不仅是对生活现象的解释,更是对生活问题的解决实践,在对于项目学习法的运用上,不要单纯的将课本作为核心,更需要不断的融入一些拓展性内容,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真正的贯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念[3]。学生之所以觉得物理难以理解、难以掌握,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缺乏实践能力,尤其是现阶段的初中生,生活范围狭窄,生活经验不足,对于生活与物理存在的联系认识不清,进而不知道如何去认识物理。所以说,在针对项目学习法的运用上,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的开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4]。
例如:在学习“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这一部分教学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电压表连接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电压表的串并联以及连错出现的问题,或者是其他的实验问题和如何解决的方法,然后学生根据相关的问题进行电路连接实验,并将自己的实验问题及结果进行了记录,当学生实验完成后,笔者便对学生们进行了提问,有学生指出电压表应该并联,因为电压表串联进电路中便会导致灯泡不亮了。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指出了自己组中电压表接线错误的问题,结果导致电压表指数出现问题,在正确连接电压表后,电压表的指数恢复正常。通过这样的实验性教学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电路的兴趣以及对各项实验电器的了解,还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性能力,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框架的构建,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更好的学习思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物理学科作为初中教学阶段的核心内容,不仅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借助于一些创意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能力。因此,在针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作为物理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从生活、从项目实践等方面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知识”走向“智慧”,从被动式的学习逐渐的向自主探究和灵活运用转变,最终实现对知识的整体构建认知。
参考文献
[1]李资奎.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39):P.1-1.
[2]岳剑锋.基于模型建构能力培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欧姆定律的应用"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12).
[3]史焱文.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优化初中物理课堂[J].东西南北:教育,2020(1).
[4]黄文祥.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对策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