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邦达
广西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543200
摘要:如何在中职实训课中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使其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以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训课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中职钳工技能教学策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钳工技能;教学策略
引言
钳工属于机械制造中比较古老的一种加工技术,同时也是制造业中比较基础的一项技能。就传统的钳工技能分析,包含较多的内容,如热处理、机器以及设备维修等。其具有较多的优点,如加工灵活,可加工复杂形状且精度较高的零件,投资较小,开展较为容易,但也存在工作强度较大且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还会受到劳动者经验或技术水平方面的限制。近年来我国高精度以及高性能设备不断普及,提高了对钳工技能的需求,且提升钳工技能属于长期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钳工基础能力的教学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中职钳工技能教学的实效相关课题提出一己之见。
一、中职钳工技能教学的重要意义
钳工属于制造业中基础的一项技能,在企业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受过钳工教育的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就算没有从事本专业职业,同样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同时,在生活中排除车辆故障、电故障维修等方面均具有很强的能力,我想每一个接受过系统钳工学习的人都有深刻体会。对每个从业者而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都是必备的基本素养,总的来说就是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就钳工作业分析,除了机械装调之外还有锉削加工等精度指标均以忽米计算,要想提高零件或设备精度,很有必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与工艺要求精准操作以及规范施工,不可马虎。
二、职业学校钳工教学质量的现状分析
①教学与理论课程不配套,教学内容落后,很少涉及到《钳工工艺学》、《精密量具、量仪》等方面的新时代钳工专业知识技能,理论知识无法为实践教学提供科学的指导。②不符合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考核内容比较基础、落后,没有对一些重要的专业技能进行鉴定,比如光学平直仪的使用原理,电机主轴跳动的测量方法等。③毕业生不能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对于当前的钳工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他们中很多人都要从事对机械设备的修理、维护,以及安装调试等方面的工作,然而很多毕业生在学校实训中在这方面没有全面的接触,不能完全符合实际岗位要求。
三、提高中职钳工技能教学实效的策略
(一)建立完整的实训体系,为实训开展提供指导
在职业学校中的钳工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真正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起来,熟练掌握钳工操作技能和加工工艺,真正明确量具等常用工具的用法,对于一些钳工操作技巧也要真正的掌握,包括金属画线、锉削、錾削、钻削等,在实训中能够根据图纸上的数据要求,自主完成对零件和成品的加工制作。
为了确保实现这样的钳工教学目标,作为钳工实训指导教师,就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在实训正式开始之前,建立完整的实训体系,形成科学的实训方案,明确总体和部分的实训计划,要有总体计划,也要有阶段性计划和日常训练计划,真正为实训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在实训计划制定的过程中,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钳工操作技能,培养提高他们独立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对钳工理论知识基础的掌握情况,然后要对指导内容、纪律管理、实训进度、机械工具、课题设置、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设计,从而确保实训体系的完整和科学,真正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二)开展模仿与练习
在钳工教学中的模仿与练习,就是学生学做合一的过程,是学生技能获得提升的关键阶段。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领悟内化,通过观察、实践形成自己的动作姿势,在模仿与练习中不断摸索、探究,通过有意识的行为训练最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转化。钳工实训中学生的模仿与练习,需要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做合一。这是因为钳工的操作训练是手工劳作,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如从下发毛坯开始,备料、划线、锉削、锯割、錾削、孔加工以及整个工件工艺的分析与编排,都要求人工完成,无不体现手脑并用的特点。个别指导主要针对单个或少部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发现个体问题进行单独指导;而集中指导一般在发现共性问题时将全体或大部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指导。
(三)因材施教,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
目前,大部分中职学生均为普通高中招生后剩下的生源,其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个体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重视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首先,教师要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学生的基础能力、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其次,以学情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不可照本宣科,应把握技能训练难易程度,且循序渐进地增加学习难度,避免学生在学习钳工过程中因为不自信无法做好,降低其厌学心理。最后,鼓励后进生并加大对其的指导力度,降低对其的要求,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学习自信,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结束语
总之,职业学校是技术工人培养输送的基地,对于钳工专业进行实践教学强化,是实现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教师在钳工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互动,获得他们的教学信息反馈,针对实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完善,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符合当今岗位工作需要的优秀钳工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曹士其.中职钳工技能教学策略研究[J].职业,2019(12):22-23.
[2]翟宗宾.中职钳工技能教学策略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1.
[3]黄叶磊.中职学校钳工技能教学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6(0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