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传敏
恩平市第一中学 529400
摘要:随着2014年高考政策的改革,中国教育进入全新的领域,它不仅意味着学科将呈现更兼容、开放化的教学模式,也表明现前的教育模式将受到冲击与挑战。在这个改革当中,高考政治科目教学,从以往单纯分数导向往综合性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高考政治改革为一个切入点,深入探析在该背景之下,高中政治教师所能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高考改革;高中政治;教师发展
前言:
在高考改革政策颁布之后,高中政治学科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学科地位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年来,文科生选修的政治科目也转变成了选修课,政治学科所占总分比重也有下降,对应的教学设施与教学组织,受该改革政策的影响,也有一定的改革变化。显而易见,教育改革对政治学科的发展是综合严格的,在这个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高中政治教师要想适应,就得从自身进行积极的改变,提升各方面专业能力,融入当前新兴教育模式之中。
一、专业教师应积极增强自身专业素养
在高考政策改革的背景之下,教育部门对专业教师的标准有了显著的提升,对于高中政治课堂,其不仅要求教师应有特定的教学手段与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求教师提升教育水平,保障整体的教学成果,在具体的课堂活动当中,不仅要传授相应的课内知识,学习课本知识要点,也更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培养学生多方面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信意识与家国情怀感。因而,高中政治教师要顺应高考政策的改革,就应当积极提升自身多方面的能力,丰富教学手段,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引导学生开展正确恰当的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创新式的思维。
例如,高中政治教师可以从多方面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实际的课堂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为新课堂的开展做好知识方面的储备,广泛阅览相应的知识读物,了解当今时代新闻热点,拓宽知识见解的深度与广度。在课堂之中,高中政治教师就可以利用已备好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入实际课堂,如提一个政治热点,引导学生们进行相应的反思与讨论,探究热点背后所存在的社会问题与国家层面的解决力度等等,在不超纲的范围之内,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与探索,就可以在保障相应的教学成果使,引导与培养与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让学生在高考政策改革中受益。
此外,高中政治教师还应当积极学习多媒体教学方式,探索新兴教学手段,丰富自身的教学途径,多方面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对政治课堂产生兴趣,再引入知识的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与综合人文价值观。
二、掌握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保障实践教学成果
高考政策的改革,势必造成相应学科教学层次的调整。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该有全局意识,积极地与学生、家长、其他学科教师等进行积极的协商与沟通。引导学生往改革的正确方向发展,与其他学科教师共同统一教学口径,致力于学生整体综合水平的提升,取得学生家长方面的理解与认同,促进多方面的协调共进。基于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协调沟通能力,不能仅仅沉浸在自身学科教学活动当中,要有整体布局意识,共同致力于改革政策的落实,让学生与家长等多个方面切实了解到高考政策的改革,与接下来政治学科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发展方向。
例如,在实际的政治课堂教学当中,政治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告知学生相应的政策改革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改革的方向与今后发展的方向。教师可以在具体的讲评课当中,对应具体地引入改革政策,如在评讲题型时,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就事论事提及改革方案,什么题型有改动,以后改怎么做这类题型,怎么提升相应的学习能力等等,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做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而学生家长方面,在定期的家长会上,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进行发言,让家长整体了解到改革的调整,让学生家长掌握教学知情权的同时,与家长保持积极的沟通,让学生家长了解到学科教学的难度提升与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更好地致力于家庭与学校的联动教育。此外,高中政治教师还应积极与同事进行沟通与探讨,一齐开展相应的沟通分享会,协商综合学科交叉性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推动课堂内容的融合、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完胜于高考。
总结: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只有教育跟上去了,国家整体素质文化水平与综合能力才能有所提高。而政治学科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政治教师积极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拓展相应的教学能力,不仅可以更好地辅助当前国家教育的完善与改革,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提高相应的课堂质量,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学习,以更好的心态去接纳与包容,才是政治教师当前最好的应对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选进.浅析高考新政下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路径[J].新课程·中学,2018(8):256.
[2]白海虾.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及对策[J].长江丛刊,2019(15):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