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融入互动式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7期   作者:邓飞
[导读] 在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的前提下,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邓飞
        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   四川南充  637900
        摘要:在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的前提下,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新课改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要恰当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要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充分的体现教与学的关系,这对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效果。本文结合实际历史教学,对初中历史课堂融入互动式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 互动式教学
        新课改提出,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尽所有可能的与学生交流,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旨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初中历史教师要根据初中历史的特点,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要想方设法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要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措施和方法,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发现学生潜力,建立初中历史课堂上良好的师生活动教学。
        一、历史教学现状
        教师上课前要制定好详细的课程计划和师生互动活动。而部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对互动的掌握是熟练的,但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缺少教师的指导,就很容易偏离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有引导力,给予学生讨论空间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保证课程的进展,达到教学目标。还缺少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师认为互动就是提问学生,问题太多容易引起学生厌烦心理。而教师又过多的关注课程的进度,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带给学生拘束感。
        二、开展互动教学的方法
        1、创建师生融洽的关系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学习平台,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关键因素,师生之间要相互了解,信任,这样才能将课堂上的角色发挥作用。教师要了解,与学生共同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师生关系相对和谐的状态下学生学习会感到更加的轻松,学习起来压力较小,让学生感受到与教师互动就是交朋友的过程。学生会慢慢适应此教学模式和氛围,对历史的学习充满信心和乐趣。[1]
        比如,在学习《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时,学生对远古时期的产物非常好奇,教师就可以搜集一些图例让学生观看,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讨论,教师在这是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在讨论的同时正确的引导,创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起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一步步发挥自身课堂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紧抓学生的学习特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对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轻松足够的耐心,在此种情况下学生一般很难集中注意力,投入学习当中。

基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以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来进行教学。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一味的指责学生,要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掌握学生之间不同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进步多加鼓励,将学生带入带教学当中。[2]
        例如,在教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时,需要背诵大量的朝代知识和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而言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不愿进行背诵,学习兴趣就会低迷。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内容变成顺口溜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背诵,与学生一起进行背诵,带入学生的视角,并在学生背诵中纠正学生错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让学生在课下通过互联网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更加详细的了解并整理出新的历史知识,教师还可以播放讲解该部分历史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通过互动加深学生印象。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解,多利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入到历史课堂的学习当中。
        3、利用信息技术教学
        现代的信息技术逐渐成熟,已经可以灵活运用在各课的课堂学习当中,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并逐渐成为学生较为喜欢的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历史的教学。初中生是较为活泼好动的,比较注重形象问题,历史教材上的知识吸引力不足,集中不起学生注意力,而且教材中的文本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伟大和风采,教师就需要信息技术来带给学生更加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情节,以动画或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让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互动,相互讲解学会的知识,让课堂充满学习的氛围。[3]
        例如,在学习《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医学成就和文化成就,像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人物张仲景和华佗,和文化司马迁的《史记》,佛教和道教等,并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早期造纸的工序,再通过信息技术展现造纸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造纸的历史背景。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张仲景、司马迁等人为了理想,面对挫折,坚韧不拔、努力拼搏的精神,在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加充分,让学生知道这些成就是建立在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有利于学生理解我国统一国家政权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历史的情感得到提升,提高了学习历史的欲望。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有效的融入互动式的教学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还对学生的学习互鉴能力有较大的好处。学生可以对学到的知识讲述个同学进行探讨,进而得到更加深刻的认知,还加强了学生学习素质,对教师进行良好的教学开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教师还要将不同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以互动的形式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了解,活跃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初中历史课堂融入互动式教学的研究[J].天津教育.2020(15):92.
        [2]蓝永忠.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34.
        [3]黄莉.动静结合,有的放矢——初中历史课堂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书育人.2018(07):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