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香 龙江红
四川省会东县第三小学 四川会东 615200
摘要:小学阶段班主任是与学生相处最多的教师,也是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教师。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就是了解和研究学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疏导,协调各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制定班级常规,选拔优秀班干部,组织班委会工作,适时地创造与家长沟通的机会,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家校共育工作。想要更好地完成这些班级工作,班主任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做好统一的班级管理规划,促使学生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 班级管理 探索与实践
引言
班级环境是学生发展的关键场合,集体活动是学生发展的最基础的团体生活,是发展个人责任感和团体荣誉感的重要时期。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可以逐渐养成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发展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全能型人才。所以,科学创建班级管理规则,高效有意义地开展班级活动是当前小学教师要研究的重点。
一、创新工作方式,摒弃传统思想
传统的思想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了,教师可以结合现代化的手段流传传统思想中的精华,摒弃班级管理中的糟粕,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创建更加优秀的班级管理方式,并且实践在班级的管理中,让班级的管理不再是难事。班主任应结合民主管理思想,创新班级管理的模式,让学生自己做主,做自己的小主人,让学生自主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自己对自己进行约法三章。同时,班主任应强调差异化管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常说的一个词就是“一视同仁”。的确,作为班主任应该对每一位学生给予公平的对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学生应该采用相同的管理方法。相反,班主任应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重视不同的管理方法与学生的契合度,并基于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进而逐个突破,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班主任应强调精细化管理,在管理学生中应注重细节,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条件、思想表现、学习状况、兴趣爱好等信息进行整理,形成档案,并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同时把握管理细节,如擦黑板、扫走廊、擦玻璃、摆放桌椅、关灯节能、戴红领巾等,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有人负责,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落实效果。
二、选择优秀的班级委员
选择适量的班级干部,是每个班主任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怎样才能选择出良好的班委呢,这就需要班主任动脑自己去创新和实践。借鉴前人经验固然重要,但是具有创新精神才是发展的需要,只有创新才能进步,才能做得更好。例如,不能盲目地选择,否则会使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形象崩塌,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教师只有择优任用班干部,才能让他们成为自己最好的辅助者,才能更好地管理好这个班级。
此外,班主任还应注重对班级委员的培养:首先对班委会成员提出严格要求,既要发挥他们的管理作用,还要他们发挥榜样作用;要从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做出具体规范,并要求其以身作则,时刻教育他们不要骄傲自满,坚持服务同学、平等公正的思想理念,带头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其次,要指导班级委员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使其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小助手”,进而推动班级民主自治的发展;最后,班主任还应帮助其树立威信,要求学生尊重班干部,理解班干部,认可并奖励其为班级的付出。
三、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建立有效互动
教师在开展学生团体活动时,必须根据学校要求,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班级管理模式,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主要发展学生对文学艺术、运动锻炼等课外活动的兴趣以及拓展学生的课外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举办课外活动内容,把学校、社会、家庭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社会环境的理解。此外,课堂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活动的方式、程度、规模和流程等都要仔细安排。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随时掌握活动进度,合理分布活动内容,根据现实情况指导学生。当学生感到沮丧时,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找到克服困难的信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过程。小学生感情多变,他们的内心真诚、丰富而脆弱,他们渴望老师纯粹的情感反应,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回应学生的这种情感需求,学生就能理解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并积极加以配合。因此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的感情色彩,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四、坚持家校共育,与家长充分沟通,统一教育理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教育理念以及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极为深远。孩子最先接受的教育是来自父母的示范与指导。教育工作需要家校齐抓共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一。随着科技发展,如今通讯更加便利,沟通方式灵活多变。班主任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例如电话、微信、钉钉、面谈等方式,和家长成为朋友,使家校交流更和谐。其次,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将班级规章制度介绍给家长,说明制定规章制度的理由,询问和听取家长的建议,适当地对规章制度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让家长体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齐抓共管的重要性,更加理解班主任的工作,支持班主任的工作,统一教育理念,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工作不仅是一个细心的工作,更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工作。每一步的选择是否正确,都会牵制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所以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高效率地学习。
参考文献
[1]胡文然,高士君.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A].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二)[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3.
[2]邱翠.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0(13):131-132.
[3]范海香.小学班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科普童话,2019(4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