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陈晓 溎靖 贾静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进步。随之而来的就是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再给人们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使学生有或多或少心理问题,接下来笔者将从学生管理工作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形式、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措施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生管理;心理健康;心理学;应对措施
引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这对学生管理来讲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无论是在教育上还是生活上其环境与传统的教育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为学习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学习方式都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在学生今后就业的过程中,也会对就业环境带来更多的挑战。在此之中,无形中给心理带来一定的压力,致使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影响。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在进行学生管理的时候,如何更好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学生管理工作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形式
在我国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工作中学生心理会出现灰色心理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压力太大而产生的焦虑的问题、在与人交往中出现弱势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接下来笔者将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具体分析[1]。
(一)灰色心理问题
灰色心理问题具体是指在生活的过程中,出现压抑、抑郁、烦躁郁闷不乐等不良心理状态。学生在学习中如果长时间受灰色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慢慢的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自信心、言论总是消极的、遇到事情第一时间不是想到该怎么解决而是退缩、沉默寡言、不喜欢与班级同学进行接触等问题,老师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2]。在学生有灰色心理问题的时候如果老师在此过程总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疏导交流与防治的话,学生的期许就会逐渐的恶化不但学生学习中会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生活中也会产生负面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
(二)学习焦虑问题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还容易出现焦虑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大多是学生在学校中或者是家庭中受到很大的学习压力,过于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以及在学生毕业之后人生的规划与发展,这都是使学生产生焦虑心理的重要原因。我国新课标改革明确指出:学校在培育学生的时候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不能一味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本质,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但是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3]。学生在毕业之后就业问题的严峻更加深了我国学校应试教育的在我国教育中的重要性,再这样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会更大。这种压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会十分注重自己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这种压力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从发芽到不断的发展一步步植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下,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发育,在身体上会出现头痛、头晕的问题,长此以往会产生抑郁的情绪。
(三)交往中弱势心理问题
学生在交往中出现弱势心理的问题,往往表现在学生在进行交往与沟通的时候出现敏感以及消极的情绪,是交往的过程中出现“弱势心理”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异性交往中表现的更为明显,通常这类学生在进行交际的看过程中朋友圈范围较窄。在班级内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也只是与熟悉的极个别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缺乏与班级内其他同学的交流与沟通。
二、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心理问题中学校应该采取的措施
在进行结局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心理问题中学校主要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校在日常工作部署的时候就应当加大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能真的等到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再进行解决,那种时候已经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提前发现问题才能预防问题,早期工作做得好后期在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就会简单很多。但是如果有的学生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在负责学生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要用到身边能用到的任何手段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快速的走出这个困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能够得以发展,使学生的成长的道路变得更加顺利。其次就是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招聘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来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当前我国许多学校再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都缺少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有的学校就算有心理咨询室但是去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这样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而且还有一种情况是,学校有设立心理咨询师室也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但是学生却很排斥这种形式,即时知道自己存在相应的心理问题也不愿意找相关的老师来进行解决。这个时候学校就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使学生不再排斥心理咨询这一教育,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有一些问题自己能够解决,但是有一些问题解决不了找心理咨询老师是很正常的,就和平常上课接受老师讲课的内容是一样的,不要有什么负担感。从而使学生的防备心理降低,可以及时的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最后就是要帮助学生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学生在学校与同学与老师进行正常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学生组织联谊活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又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多认识一些人,增大学生的朋友圈。
(二)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心理问题中学生自己应当怎样面对
关于解决管理工作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要重点关注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就是学生在学校的时候要努力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学习文化课的时候要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以实现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扩宽自己的知识面,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是自己变得更强大。在进行不断学习的这个过程,也是对自己不断提升的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是心理问题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果实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找家长与老师来进行帮助。
(三)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心理问题中社会应当采取的措施
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心理问题中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为了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学校要建立健全设施设备,一方面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范围中学习与生活。提升就业机会,在学生毕业之后,社会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有助于降低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就是要完善学校的助学体系,让真正有需求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帮助,降低由于贫困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向一些贫困子弟提供更多的资源,建立学生对生活的自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十分重要,不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应该积极重视学生的这一问题。国家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相关管理的时候,要采取正当的措施,多方配合,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身心健康可以得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林丽. 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积极应用[J]. 大学教育,2019(07):140-142.
[2]肖晶星,彭志斌. 心理学效应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初探——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6):115-117.
[3]罗兰. 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