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若干思考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7期   作者:储茂东
[导读] 职业院校应该在国家教育文件指导下开展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在各项资源整合基础上打造高水准的探究平台,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运用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立足多种实践活动开展强化学生的体验程度。
        储茂东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学院
        摘要:职业院校应该在国家教育文件指导下开展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在各项资源整合基础上打造高水准的探究平台,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运用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立足多种实践活动开展强化学生的体验程度。基于职业院校呈现出的创新发展需求,本文认为应结合管理类学生的思维认知和健康成长需求制定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案,重视在各项教学资源整合与方式灵活运用基础上提升各项知识讲解和实践运用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基础上强化育人效果。
关键词:创新创业;职业院校;实训课程;综合素质;教学资源
        前言:研究指出职业院校需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模拟实训,也能通过竞赛活动开展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检验的综合实力,通过在各项资源整合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的创新发展需求,职业院校应该围绕实际情况对管理类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教育指导,引导学生在理论探索和实训探索中获得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也能在具体实践探索中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创新创业问题的能力。
一、关注创新创业各项理论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基于管理类学生呈现出的专业发展需求,职业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学时需要思考人才培养的具体定位,在提升学生参与理论知识学习内在兴趣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地教育指导,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培养创新且复合型人才,鼓励为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养成创新发展意识[1]。所以应该关注创新创业各项理论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在进行理论教学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指导。
        职业院校应该在素质教育指导下改变陈旧的授课思维,避免出现对专业学生进行灌输式理论教学的问题,以《创业学》等理论课程的设置进行高质量的理论层面教育,在科学安排公共基础课程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地教育指导,在教育资源整合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理论教学引导学生对创新创业进行深度探索。同时需要在科学把握创新创业等核心概念基础上进行教育定位,立足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运用和独立思考能力,重视在培养学生持续性学习能力基础上推动创新创业的优化发展。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应该关注信息技术呈现出的运用价值,围绕岗位创新发展需求与工作经验进行高水准的知识讲解,通过资源运用提升抽象知识讲解效率并强化学生感性认知。


二、立足仿真模拟创设多种类型的经营实训课程
        本文认为应该立足仿真模拟创设多种类型的经营实训课程,在发挥软件模拟优势基上开展高质量的实训指导,也能立足实际情况进行多样化的竞赛活动。这样能通过经营实训课程创设给管理专业类学生开展高质量的模拟实训指导,让学生在探索理论知识基础上获得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培养。
        对模拟实训方案进行设计过程中应该关注各项资源的实践运用价值,重视将竞赛活动和模拟实训进行有机统一,鼓励学生在不同竞赛和模拟实训活动中感受到实训技巧,在具体情境中对职业学生进行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2]。这样能通过模拟实训让学生对创新创业进行多个层面探索,立足模拟软件对经营活动进行多元探索,在理论探索基础上获得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立足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进行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职业院校需要在各项资源整合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实训方案,围绕管理专业学生呈现出的创新发展需求构建高质量的探究平台,立足各项实训软件运用进行企业各项岗位运作的模拟实训,围绕各项生活资源运用给学生开展高质量的教育。在进行教育指导过程中应该关注实训课程的创设质量,在各项资源整合基础上给学生实施高质量的教育指导,让学生在探索理论知识过程中获得专业技能的充分培养,在创新思维指导下给学生开展更优质的经营实训指导,尤其需要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对岗位工作或者是创业经营进行思考[3]。这样可以围绕实际情况鼓励师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探索,立足具体项目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充分培养,有利于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落实效果。
结论:
        职业院校应该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革新陈旧的授课思维,重视在各项资源整合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立足多种教学方式灵活运用锻炼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运用能力。本文认为应该关注创新创业各项理论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在进行理论教学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指导。同时需要立足仿真模拟创设多种类型的经营实训课程,在发挥软件模拟优势基上开展高质量的实训指导。此外也要立足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进行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高红,张启森.高职学生创新教育品质提升的实践探索——以无锡市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为视角[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4(04):43-46+76.
[2]刘俊仁,毛圣璇,周倩.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美国社区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约翰逊县社区学院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0,37(04):26-32.
[3]周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与研究——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实践平台为例[J].大众标准化,2020,30(12):26-27.
(本文是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商贸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学改革项目课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